亚洲av无码乱码中文_日韩激情一级无码毛片_国产91资源午夜福利_玖玖资源站最新地址2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民心相通”是喊口號?是多此一舉?大錯特錯!丨一帶一路

2019-04-24 13:00:22??來源:經濟日報微信  責任編輯:王培欣 王培欣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議“五通”的重要內容之一。

根據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民心相通就是要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愿者服務等,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你可能會覺得,聽起來很抽象,是不是喊口號?實際工作都在做什么?做了有什么效果?

也有人認為,“一帶一路”就是一起“掙錢”,做好經濟合作就行了,特意推動人文交流豈不是多此一舉?

此類觀點大錯特錯。

筆者的家人曾經作為翻譯,參加過商務部主辦的中外交流活動,接待了兩個分別來自肯尼亞和土耳其的代表團,成員來自各自國家的教育界、文化界、政府部門、商界等。

這些人都是第一次到中國,此前,他們對中國的了解都來自于日常接觸到的外部信息,這些信息里夾雜著各種雜音,讓很多人對中國的認識十分片面乃至歪曲。以至于有代表團成員一本正經地問接待人員:你是不是也會中國功夫?

原來,在他眼里,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有成為李小龍的潛質。這樣的認知固然很有趣,也充滿善意,但是足以看出他們對中國的了解之少。

在中國的時間里,代表團參觀了北京大學,和中國的學生進行交流,去很多城市參觀了當地的企業(yè),到北京的商場、胡同里體驗了中國的風土人情。

“中國跟我以前想得完全不一樣!”一邊走,一邊看,中國帶給代表團成員一個又一個驚訝。中國人的友好,電商和移動支付的便利,高鐵的四通八達,城市的發(fā)展速度,企業(yè)的產品質量,都給代表團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過交流活動,很多人喜歡上了中國,消除了對中國的誤解乃至偏見。不少代表團成員還發(fā)現了自己在國內負責的領域和中國方面有很多可以合作的空間,繼而建立了合作關系。

這就是民心相通工作發(fā)揮的作用。

“一帶一路”建設的所有成果,歸根結底是要造福各國人民,讓一個個普普通通的民眾得到實惠。因此,讓民眾了解、理解并支持,是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健康前行的基礎。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有不同的聲音出現,積極響應者眾多,但是也有觀望者、唱衰者,甚至有敵視者。

從根源上來說,對“一帶一路”負面的看法來自于對于中國的偏見,而造成偏見的重要原因就是不了解。

加強中外人文交流,增進相互了解,正是糾正偏見的最好方式。

要實現這些目的,相關政策文件的指引推動作用很重要。所以,從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原文化部等中央部委,到各地方、各社會組織、人民團體、科研機構、企業(yè)、媒體、智庫等,都結合自身資源優(yōu)勢和特點,制定了具體的專項合作規(guī)劃和工作方案。

眾多交流網絡和平臺,則為機制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媒介??鬃訉W院已經成為一個世界知名的中外文化交流平臺。近年來,“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lián)盟、新聞合作聯(lián)盟、高校戰(zhàn)略聯(lián)盟、工商協(xié)會聯(lián)盟、世界旅游聯(lián)盟、國際科學組織聯(lián)盟、國際劇院聯(lián)盟等先后成立并運行,在各自領域里推動了中外人文交流。

有了政策指引,有了平臺推動,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得以全面開展。

所以,意大利觀眾看到了中意合作的京劇《圖蘭朵》,匈牙利上演了有濃濃中國年味的“中國春”文化節(jié),中國和歐洲旅游委員會共同確定了2018年“中歐旅游年”,并舉辦了100余場宣傳推廣活動……

當然,民心相通工作不是一時之舉。世代友好是全世界大部分人永恒的共同愿望,因此,這種追求和平共處、增進友誼的交流永遠不會停止。

新近的案例是4月9日成立的中國非洲研究院,正如外交部發(fā)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所說:“我們期待中非學者和國際專家以中國非洲研究院為平臺,加強智庫交流合作,促進中非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鑒,為深化中非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建言獻策,推動國際社會形成正確的中國觀、非洲觀、中非合作觀。”

認知、認可和認同,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發(fā)生的,需要我們去努力推動,這就是我們現在所做的“民心相通”。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