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憲法監(jiān)護委員會15日說,將在10天內就總統選舉結果的合法性作出裁決。按照憲監(jiān)會的說法,這一機構已收到兩名改革派候選人要求調查選舉結果的正式請求。這兩人是穆薩維和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前總司令穆赫辛·雷扎伊。根據伊朗選舉法,總統選舉結果必須得到憲監(jiān)會認可。在證據確鑿情況下,憲監(jiān)會有權宣布一些選區(qū)甚至整個選舉無效。憲監(jiān)會確認后,獲勝者必須得到伊朗最高領袖任命。只有得到最高領袖委任函,當選總統才能正式宣誓就職。
伊朗電視臺當天晚些時候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要求穆薩維“清楚、合法”地提出調查請求。報道說,哈梅內伊要求憲監(jiān)會按照程序,就穆薩維和雷扎伊提出的請求展開調查。
伊朗內政部15日說,計劃中的游行非法。伊朗電臺援引內政部一份聲明報道,“一些試圖煽動非法活動的勢力”計劃組織示威,同時編造示威已得到批準的謠言,伊朗政府“將以法律方式應對任何妨害公眾秩序的行為”。內政部官員阿巴斯扎德·梅什基尼說:“舉行游行引發(fā)的任何后果將由穆薩維承擔?!?/p>
艾哈邁迪·內賈德原計劃15日飛往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市,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九次會議。上海合作組織由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6個成員國組成,于2001年6月正式成立。
但路透社援引伊朗駐俄羅斯大使館不愿公開姓名的官員報道,艾哈邁迪·內賈德推遲這一行程,“他今天(15日)不會來”。伊朗代表團一名官員說,艾哈邁迪·內賈德將于16日抵達葉卡捷琳堡。報道都沒有提及內賈德推遲行程的原因,以及是否與總統選舉有關。
對于伊朗公布的選舉結果,美國官方出言謹慎。副總統拜登在接受采訪時,他表示希望伊朗(計票機構)公正統計所有選票。
全國美籍伊朗人理事會主管特里塔·帕爾西分析,伊朗就選舉結果產生爭執(zhí),美國不愿立即介入。按照他的說法,失利的伊朗總統候選人批評選舉存在舞弊行為,美國不能無動于衷,但同時反應非常謹慎,在批評伊朗政府方面不愿比這些失利的候選人更積極。
另有一些分析師認為,不管最終結局如何,美國不會立即停止和伊朗接觸的努力。
![]() ![]() |
- 2009-06-15澳大利亞拒絕承認伊朗大選內賈德獲勝
- 2009-06-15美國命令駐海灣部隊避免與伊朗軍隊沖突
- 2009-06-15美國副總統拜登說美國準備同伊朗對話
- 2009-06-15內賈德連任伊朗爆發(fā)十年來最嚴重騷亂
- 2009-06-15伊朗前總理穆薩維要求取消總統選舉結果
- 2009-06-15伊朗德黑蘭數千人街頭示威引發(fā)沖突
- 2009-06-14伊朗大選引發(fā)騷亂 數千穆薩維支持者抗議沖突
- 2009-06-13伊朗官方通訊社宣布內賈德成功連任總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