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向東南移24米
陸地下沉,海底也在移動。日本海上保安廳6日宣布,大地震引發(fā)宮城縣海域海底發(fā)生創(chuàng)紀錄的大變動,海底向東南方向移動了24米。
日本媒體報道,海上保安廳上月28日至29日對設置在宮城、福島海域的三個“海底基準點”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設置在宮城東南部120公里海底的“海底基準點”發(fā)生了最大幅度變化。3月11日發(fā)生在宮城海域的大地震,導致這里的海底向東南方向移動了24米,海底高度也增加了3米。保安廳方面稱,這可能是日本有記錄以來所觀測到、由地震引發(fā)的最大規(guī)模地殼變動。
而另兩個“海底基準點”也發(fā)生了變動,設置在距離宮城70公里海底的基準點向東南移動了15米,設置在福島海域海底的基準點距離震源地較遠,移動了約5米。
地震將日本向東推
在海底移動的同時,日本列島也被地震向東南方向“推動”。據(jù)上月19日日本國土地理院公布的調(diào)查結果,地震讓巖手縣山田町向東南移動了25厘米,千葉縣銚子市則移動了17厘米。當時的觀測結果還顯示,宮城縣牧鹿半島向東南移動了5.3米,同時還下沉了1.2米。(百千)
■ 核電救急 之 防輻射
水玻璃發(fā)威核電站停止“放毒”
在注入硅酸鈉等阻水材料后,第一核電站高輻射污水不再流入大海
綜合新華社電日本東京電力公司6日宣布,在采取注入阻水材料等措施后,當天凌晨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的放射性污水已不再從電纜豎井的裂縫流入海中。
5日,東電向2號機組水閘附近的電纜豎井下方的碎石層鉆了8個孔,注入6000升俗稱“水玻璃”的硅酸鈉等各種阻水材料,當晚確認泄漏的放射性污水有所減少,6日凌晨確認已阻止污水繼續(xù)流出。
東電5日還宣布,對2日采自2號機組水閘附近的海水樣本的分析發(fā)現(xiàn),每毫升海水中放射性碘-131的活度為30萬貝克勒爾,相當于法定限度的750萬倍。而電纜豎井內(nèi)積水和從裂縫流入海中的污水的放射性碘活度則相當于法定限度的約1.3億倍。
東電此前曾采取灌注混凝土、投入吸水后會膨脹的高分子材料等措施封堵裂縫,但都沒有阻攔污水外流。
東電6日還宣布,公司向海中排放了5號和6號機組附近水井中的放射性地下水,這些污水的放射性活度最高達到法定限度的500倍。此外,公司還準備繼續(xù)向海中排放放射性較低的污水。
- 2011-04-07亞洲最大春季電子展下周在港舉行
- 2011-04-07香港紅十字會向日本地震災區(qū)捐款3000萬港元
- 2011-04-07秦山核電站能抗8級地震 最大威脅是風暴潮
- 2011-04-07地震致日本列島部分沉沒 面積相當于大半個東京
- 2011-04-07日本動物的震后生活(組圖)
- 2011-04-06臺灣漁民捕獲“地震魚” 至少可供100人吃(圖)
- 2011-04-06日本地震重創(chuàng)旅游業(yè) 外國游客震后驟減四分之三
- 2011-04-06日本新華僑報:非常時期在日華人應保持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