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26日電 日本共同社26日報道稱,日本首相菅直人的“下臺劇”從6月2日表明意向至今持續(xù)上演了近3個月,這在政壇實屬罕見。雖說朝野之間就懸而未決的“公債發(fā)行特例法案”有過一段較量,但之后新政策不斷出臺,直到最后質(zhì)疑這一系列的行為只是“拖延戰(zhàn)術(shù)”的看法仍未消除。不僅形成包括外交在內(nèi)的政治空白,民主黨內(nèi)的分裂也日漸升級?!巴涎印毕屡_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
菅直人在6月2日的民主黨眾議員會議上提及東日本大地震重建工作時表示,“希望在工作有一定眉目后把首相職位讓給年輕一代”,含糊表露辭意。他向周邊人士強調(diào),“如果我很明確地說‘辭職’的話,凝聚力將會立刻喪失?!?/p>
然而,菅直人成功度過了內(nèi)閣不信任案的難關(guān),他很清楚“這是能夠逼首相下臺的唯一途徑。”此后,菅直人頻出強勢發(fā)言。
關(guān)于延長國會會期,菅直人拒絕了民主、自民和公明3黨干事長幾乎完全贊成的“延長50天—盡早下臺”路線,并以確保法案成立為由,堅持延長70天,對要求其早日下臺的勢力進行了正面抵抗。
在會期延長后的6月27日,菅直人又堅決執(zhí)行了將自民黨參議員任命為政務(wù)官的人事調(diào)動,并在7月13日的記者會上公布“去核電化”計劃。對于這種一邊說著要下臺,一邊卻又宣傳重要新政策的拖沓作風(fēng),在野黨普遍認為菅直人“沒有要辭職的打算”。
“朝野合作的最大障礙是首相菅直人?!睂Υ顺钟泄沧R的民主、自民和公明3黨高層開展了一系列菅直人下臺的“先期準備”,其中包括重審民主黨競選綱領(lǐng)等。最終菅直人在本月10日宣布將在民主黨選出新代表后辭職。
若民主黨選出新代表后內(nèi)閣于30日集體辭職,從6月眾議員會議算起共89天,這將遠遠超出前首相森喜朗從宣布辭職到正式離任的47天紀錄,作為“拖延首相”留名政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