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盟在敘利亞問題上內(nèi)部爭議加大 多國爭話語權
www.fjnet.cn?2012-02-20 08:08?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2月15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東郊的哈爾斯特鎮(zhèn),當?shù)鼐用褫d著孩子騎行在街道上。 哈爾斯特鎮(zhèn)距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以東約20公里,1月底敘利亞政府軍曾在此與反對派武裝發(fā)生激烈交火,并于1月30日重新控制了該地區(qū)。 阿盟的軟弱表現(xiàn),自然使其公信力下滑,有邊緣化之勢。海合會的積極進取更挑戰(zhàn)了阿盟的地位。2011年阿拉伯大動蕩中,發(fā)生四次出現(xiàn)外部干預或調(diào)停的危機。海合會介入兩次:在巴林,派駐“半島之盾”部隊,保住巴林王室;在也門,提出并落實總統(tǒng)交權的政治過渡方案,即“也門模式”。阿盟介入兩次:在利比亞,阿盟吁請設立禁飛區(qū),西方借此發(fā)動倒卡戰(zhàn)爭;在敘利亞,阿盟兩度提出化解危機的“阿拉伯倡議”,卻眼看著敘問題一步步國際化。誰的調(diào)停效果好,誰的干預能力強,一目了然。 打壓敘利亞 和解危機難度大 最近,阿盟在敘利亞問題上不可謂不積極,只是效果欠佳。阿盟的表現(xiàn)可概括為三個層次。首先,阿盟勇氣可嘉。敘利亞局勢自2011年3月開始動蕩,由為利比亞戰(zhàn)事所掩蓋而未成焦點。西方不斷施壓但無武力干預計劃,聯(lián)合國等亦未介入,導致局勢日趨惡化,人員傷亡不止。此時,阿盟出面承擔化解危機的重任:自去年10月起密集召開會議,提出第一份“阿拉伯倡議”;11月下旬,阿盟中止敘成員國資格,對敘實施經(jīng)濟制裁;12月底,阿盟向敘派出觀察團。應該說,阿盟的介入爭取了緩沖時間,創(chuàng)造了解決危機的機遇。若非如此,西方恐迅速覓得武力干涉之機。 其次,阿盟實力有限。阿盟缺乏足夠的政治影響力,命令不動敘當局,左右不了反對派。阿盟觀察團履職后飽受批評,自身安全亦不保,被迫于今年1月底中止。1月下旬,阿盟提出第二份“阿拉伯倡議”,要求敘總統(tǒng)交權、開始政治過渡。2月初,阿盟秘書長等高官親赴聯(lián)合國安理會,游說各方支持譴責敘決議。2月12日,阿盟外長會呼吁組建聯(lián)合國——阿盟維和部隊,進駐敘利亞維穩(wěn),阿盟無集體防務的缺陷暴露無遺。至此,在阿盟框架下化解敘危機的努力基本失敗,西方在聯(lián)合國或阿盟等“掩護”下強制干預敘利亞的局面呼之欲出。 再次,阿盟內(nèi)部分歧重重。在敘利亞問題上,阿盟實際上分為兩大陣營。海合會國家出于其教派和地緣政治考慮,一心推倒敘政權??ㄋ?、沙特等國不斷要求將敘問題提交聯(lián)合國,徑自撤回駐敘使節(jié)和本國的阿盟觀察團成員,甚至一度擬派“半島之盾”部隊進敘??梢哉f,海合會“綁架”了阿盟甚至拆了阿盟的臺,其背后則是西方的支持。非海合會國家以沉默居多,但對海合會國家的“囂張”亦疑慮重重。去年11月底阿盟對敘制裁進行表決,敘鄰國黎巴嫩、伊拉克均投反對票,約旦亦持保留態(tài)度。按阿盟規(guī)章,制裁僅為投贊成票國家的義務,故阿盟對敘經(jīng)濟制裁實為“跛腳”。既然內(nèi)部分歧難消,敘問題超出阿盟框架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阿盟本可在以下兩方面做些貢獻:一是派出觀察團并對敘局勢做出客觀評估,這將為國際社會行動提供依據(jù)。但隨著觀察團的終止,客觀評估已難企及。二是整合敘反對派并促使其與政府對話。但目前敘反對派分居國內(nèi)外,對政治過渡和外部干涉等問題看法迥異,平添了和平解決危機的難度。 阿盟因其實力限制、內(nèi)部矛盾、機制障礙而無法有效解決成員國危機,本不足為怪,敘利亞不過是最新的例證。阿盟的努力只不過拉長了解決問題的進程,阿盟之外的干預似已箭在弦上。阿盟影響力的下降,并不意味著敘動蕩的減緩,世界和地區(qū)強國在敘問題上的博弈將進入更加赤裸和血腥的階段。 (秦 天 作者單位:中國國際關系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所) |
- 責任編輯:林誠悅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17]聯(lián)大通過決議支持阿盟結(jié)束敘利亞危機倡議
- [ 02-14]俄羅斯擬與阿盟商討向敘利亞派遣維和部隊提議
- [ 02-14]敘利亞表示反對阿盟決議 國際社會反應不一
- [ 02-14]阿盟要派多國維和部隊 敘利亞面對三重威脅
- [ 02-13]阿盟調(diào)解敘利亞問題外長會在開羅召開
- [ 02-13]阿盟開會議研究向敘利亞派民族軍隊
- [ 02-13]阿盟呼吁成立聯(lián)合維和部隊取代敘利亞觀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