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影響社會,必先影響媒體?!边\用媒體來引導輿論、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既是領導干部的重要職責,也是開展工作的有效途徑。在媒體發(fā)達的今天,善于與媒體打交道,體現(xiàn)的是一種清醒、一種智慧、一種自信、一種能力。只有善于與媒體打交道,學會適應在媒體關注、輿論監(jiān)督下開展工作,給予媒體更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使黨和政府、媒體以及公眾三者之間形成良好溝通,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呢?
首先,要不斷深化對媒體地位作用的認識。美國傳播研究學者喬姆斯基曾提出一個判斷:我們今天看到的事實都是“媒介化的事實”,也就是說:今天媒體報道的事情,即使沒有發(fā)生也相當于發(fā)生了;沒有報道過的事情,即使你做得再好,也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關心,可見媒介的作用極其重要。在媒介化的今天,誰會利用媒體,誰就會贏得輿論的主動權。實事求是地講,至今還有不少領導干部對媒體作用認識不足、存有偏見甚至敵意,認為媒體總是添亂不幫忙,影響穩(wěn)定,因此在一些地區(qū)就有了“防火防盜防記者”的荒謬邏輯。美國報人普利策曾經(jīng)說過:“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云和淺灘暗礁,及時發(fā)出警告?!敝覍崱笆赝摺钡拇嬖谑怯欣谡玫亟鉀Q問題、改進工作,避免問題擴大后對公眾利益和政府威信帶來的損害,是添亂還是幫忙,不言自明。作為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到,正確面對媒體、有效引導輿論絕不僅僅是宣傳部門的事,而是領導干部執(zhí)政能力、領導水平、工作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必須全面深刻地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新聞傳媒出現(xiàn)的新動向、新特點,切實提高面對媒體、引導輿論的能力和水平。今年9月1日,貴州省貴陽市政府網(wǎng)絡新聞發(fā)言人正式上崗,在全國首先以政府名義推出網(wǎng)絡新聞發(fā)言人。10月12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安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等15個省直單位設立網(wǎng)絡發(fā)言人制度。11月7日,履職僅7天的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對17萬網(wǎng)民參與投票選出的“五大期盼”,一一進行回應。這些都表明,現(xiàn)在各級各部門對社會輿論更加關注,同媒體打交道的意識和能力日漸增強。
其次,要切實掌握同媒體打交道的方法技能。媒體是柄“雙刃劍”,用好了則利己,用不好則害己。正確掌握與媒體打交道的方法和技能,已經(jīng)成為各級領導干部履行職責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zhì)。由于歷史原因,有的領導干部只把新聞媒體當作“宣傳工具”,習慣于正面宣傳,習慣于在自己掌控的媒體前“講官話”,習慣于機械地背誦準備好的稿子,這與新的形勢要求是極不適應的。要學會善待媒體,強化服務意識和配合意識,在記者面前不失語、不作秀,能說的主動地說、及時地說、智慧地說、幽默地說??梢杂羞x擇地說,但不能說謊話、講假話、扯廢話,也不能動輒“無可奉告”。要深入研究媒體,掌握媒體的傳播特點和規(guī)律,把握政府與媒體的關系特點,與媒體建立良性互動、合作共贏的關系。要掌握應對媒體的策略,及時發(fā)布公眾最為關注的正確信息,防止謠言傳播。要重視新聞議程設置,用議程計劃來主動引導記者。要增強對媒體監(jiān)督和批評的“承受力”和“寬容度”,尊重多樣化的媒體言論,多換位思考,讓媒體成為改進工作的有力手段。當然,方法和技巧永遠是輔助手段,只有在扎實做好工作,把情況和業(yè)務爛熟于心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服務媒體、引導媒體,真正發(fā)揮媒體的作用,從而更加有利于自己主動地開展工作、改進工作。
- 2009-11-26自媒體時代的“意見領袖”呼之欲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