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子弟也要低調(diào)
朱熹主張官宦人家子弟為人處事要低調(diào),就是入仕,也要從基層干起,憑自己的才能和成績一步步升遷。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一書載有朱熹致卓夫人書,內(nèi)云:聽說您想為五哥謀求“幹官”一職,我很以為不可。別人家子弟多因此壞了心性。官宦人家子弟生長富貴,本不知艱難,一旦入仕,便任“幹官”,上面只有一人管著,一般又是寬厚長者,不欲以法度嚴(yán)格要求。而州縣長官,地位反在“幹官”之下,“幹官”可以欺侮他們,所以年輕的官宦子弟擔(dān)任“幹官”的,“無不傲慢縱恣,觸事懵然”。我意暫且為五哥找一個“稍在人下”的位置,受人調(diào)遣,甚至被人打罵,“乃所以成就之”。若必欲為五哥謀求此官,“乃是置之有過之地,誤其終身”。
卓夫人是劉子羽的妻子,五哥即劉子羽之子劉玶。朱熹14歲喪父,劉子羽于他有養(yǎng)育之恩,朱熹視卓夫人為母。朱熹所說“幹官”,系負責(zé)采辦朝廷所需物資的官員。
如朱熹所說,官宦子弟一上來就被安排到“幹官”這樣比較重要的位置,會害了他們。而讓他們在基層多多歷練,可以避免“傲慢縱恣”的毛病。(作者為鳳凰出版社編審)
【對照記】
“官二代”“炫父”是一門藝術(shù)
正由于中國古代幾千年來官僚層崇尚文教,文官的兒孫明目張膽地“炫父”,胡作非為并不多。讀書人的孩子“拼爹”是很講藝術(shù)的,他們會巧妙地利用父輩的關(guān)系,拜見年伯、世兄時,一定會態(tài)度謙恭。如明末侯方域?qū)懶艅裾f他父親的門生、手握重兵的左良玉,那文辭是何等的優(yōu)美。李鴻章因為其父親李文安和曾國藩是進士同年,所以很早就拜在曾氏門下,因此才得以飛黃騰達。但必須承認,這和李鴻章的才華是分不開的。
有些公子利用父親的權(quán)勢,做一番利國利民的大事,這就成了后世傳誦不斷的佳話。如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是湖北巡撫,他利用父親的名望結(jié)交各路英豪,致力于變法維新。陳寅恪的父親陳三立,在其父陳寶箴擔(dān)任湖南巡撫期間,輔佐其父大辦新式教育和實業(yè),使歷來封閉守舊的湘省一躍成為變法風(fēng)氣最濃的省份。
有些人的子弟同樣會公開“炫父”,其父親的下級為了拍馬屁,就會想方設(shè)法奉迎這類衙內(nèi),但是也有人不吃這一套。如明嘉靖年間的胡宗憲,進士出身,曾任兵部侍郎兼僉都御史,在東南一帶抵御倭寇。他的兒子曾來到海瑞當(dāng)縣令的淳安縣,嫌驛站招待太差,鞭打了驛差。海瑞將這位威風(fēng)八面的衙內(nèi)捆綁起來交給胡宗憲,說有人假冒大人的公子,下鄉(xiāng)騷擾驛站。因為像大人這樣的人物,不可能教出這樣的公子。鐵面海瑞是官場異類,但海瑞這番話讓胡宗憲只能啞巴吃黃連,說明當(dāng)時官場內(nèi)誰家孩子仗著父親的權(quán)勢張揚招搖是很丟人的事情。(十年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