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預警
那么,2億噸、3億噸甚至更多的石油進口,對我國的石油安全有何影響?50%、60%甚至更高的對外依存度,我國的石油進口對外依存度的警戒線是多少?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鄧郁松認為,石油進口量是否有一個合適的比例,這要看國家的需求情況。至于追問是否有一個警戒線,并沒有實質的意義。像日本完全依靠進口的國家,就無所謂警戒線。關鍵是進口的石油能否保證國內的供應。
不過,中國工程院的《2030~2050年中長期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中對此提出了相反的觀點:我國人口眾多,不能走美國這樣放開消費的路線,對外依存度上限應以60%~65%為好,最好不要超過60%。具體的需求量是2020年5.5億噸,2030年6.5億噸。
“盡管近日國際油價暴跌,但未來化石能源儲量下降,供應趨緊,消費持續(xù)上升的趨勢仍然存在?!绷职貜妼Ρ緢笥浾弑硎荆覈鴮⒚媾R長期戰(zhàn)略性威脅,對未來油價上漲引發(fā)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應保持警惕。
此外,“石油已不是原有意義上的石油,國際資本不僅將石油作為大宗商品,而且把它當做類金融資產在金融市場投資?!绷职貜娬J為。
事實上,對石油的“商品屬性在逐漸減弱,金融屬性在逐漸加強”這種論斷業(yè)內早已有之。從2004年到2008年,國際油價從30美元/桶上升到140多美元/桶,早已經背離基本的供求決定關系,是流動性過度泛濫所致。
“但在2015年之前,高油價的狀況可能很難改變。”鄧郁松分析認為,從需求層面看,石油替代產品的發(fā)展以及耗能設備和工具的更新改造短期內難以對石油消費產生明顯抑制。老牌發(fā)達國家耗油量相對穩(wěn)定,新興經濟體逐步進入汽車社會,新增需求明顯,全球石油需求將繼續(xù)保持穩(wěn)中略增的態(tài)勢。供給層面,全球石油新增產能越來越依賴于俄羅斯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等產油大國,這些國家對國際市場的控制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