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收入30%左右的增速和全年超過10萬億的預期引起很多人的擔憂:我國財政收入增速過快或將抑制居民和企業(yè)的積極性,并導致國富民窮。
于此,減稅的呼聲再次響起。以當前我國財政收入的超常規(guī)增長而言,減稅對于緩解當前社會經濟發(fā)展問題的積極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從中國發(fā)展的現(xiàn)實來看,關鍵的問題是要進一步推動政府財政支出結構的合理化,即要向民生、社會公共領域支出的轉變,這才應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
首先,在危機之后,推出結構性減稅對促進中小民營企業(yè)等私人領域的發(fā)展起到過一些作用,不過這只是整個財稅體制改革的一小步。真正的結構性減稅改革應該以 “優(yōu)化稅制結構、公平稅收負擔、規(guī)范分配關系、完善稅權配置”為原則和目標,也就是說 “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相應調減營業(yè)稅等稅收。合理調整消費稅征收范圍、稅率結構和征稅環(huán)節(jié)。逐步建立健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繼續(xù)推進費改稅,全面推進資源稅和耕地占用稅改革。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稅體系,賦予省級政府適當稅政管理權限?!庇猛ㄋ椎脑捳f,就是“有增有減”的稅收改革。
但是,現(xiàn)實的情況與設想的目標有相當差距,由于政府過度關注財政收入的增長方面,因而結構性減稅的事實也就集中在增量方面。雖然按照官方的數(shù)據(jù)有5000億元的減稅,但是大量的稅收征管措施都進一步嚴格,此外新推出的房產稅以及資源稅按價征收等,這些都大大增加了財政收入的來源。因此,從目前而言,減稅還有較大的空間可做,關鍵是政府如何來看待這個減稅問題。
其次,在目前財政收入占GDP近1/4的背景下,我們更應該推動財政支出的機構性改革,尤其是在目前推動經濟轉型、抗通脹的大環(huán)境下,財政扶持手段需要切實跟進。比如加大對農村居民的財政扶持,這樣一來,數(shù)以億計的農村居民消費實力將會得到提高,從而進一步縮小城鄉(xiāng)居民的收入差距。
根據(jù)有關研究可以看到,目前不論是初次分配,還是二次分配,政府的收入都快于居民收入,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8月份,全國財政收入7546.37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927.02億元,增長34.3%;而GDP上半年同比增長9.6%;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同比增長13.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更引人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的純收入,除東部少數(shù)幾個省市達到城鎮(zhèn)居民的一半之外,絕大多數(shù)都只在30%到40%的水平,而且絕對收入差距也在加速擴大。因此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收入就顯得非常必要。
當然,除提高收入這個手段之外,最主要的是依靠財政手段來平衡,即在政府支出上做文章。根據(jù)《中國財政年鑒2010》,2007年—2009年,中國的社會保障總支出分別為5447.16億、6804.29億、7606.68億,遠小于社會保險基金的收入和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分別只有10.94%、10.87%、9.97%。其中,全國的行政事業(yè)單位離退休支出分別達到財政支出總額的3.15%、2.9%、2.74%,而財政對社會保障基金的補助才 2.56%、2.61%、2.33%。兩相對比一下,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所在。因此,就當前的宏觀調控政策而言,維持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之外,財政政策也要加快跟進,尤其是加快財政支出結構的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