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直以來延續(xù)的城鄉(xiāng)二元化社會體系,浙江嘉興市的做法,無疑具有積極的破冰意義。正像嘉興市公安局副局長姚鈺明所言,嘉興的做法是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制度上的平等”。嘉興市敢于第一個“吃螃蟹”,對于改善當前社會結構,促進城鄉(xiāng)一體化和諧發(fā)展,其典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對其保持樂觀態(tài)度的同時,仍不能不有諸多的思考和疑慮。
首先,實現農轉非,失地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如何解決。根據該市的政策,“鼓勵有地居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被征地居民養(yǎng)老保險、以宅基地置換城鎮(zhèn)住房。”以宅基地置換房地產這個主意顯然不錯,有了住的地方,也有了保險。但這些顯然并不是生存最關鍵。支撐生活最基本的問題是就業(yè)問題,失去土地后,如何讓他們有適合自己的職業(yè),自謀生路,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在社會分工日趨精密化的當今時代,不少原來的“城市居民”都不得不面臨失業(yè)或者二次就業(yè)的艱難選擇,更何況這些專于伺弄莊家的新居民?
其次,如果城鄉(xiāng)一體化順利實現,那么有限的城市資源能否避免崩盤的危險。很顯然,就目前國內各地的情況看來,各地教育資源、醫(yī)療資源、社會文化資源等,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分配不均或者短缺的情況。如何保證有限的城市資源能從容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增人口,而農村原有的各類資源也不至于閑置浪費,避免出現一邊擠破頭,一邊門可羅雀的尷尬,這都是城市決策者必須考慮的問題。戶籍不存在區(qū)別了,但實質性的城鄉(xiāng)差別還是顯而易見的,如何縮小實質性的城鄉(xiāng)差距,盡量減少或者避免頻繁的人口流動,這更為關鍵。
消除戶籍上的差別,是實現平等的第一步。所有制度性的東西,其基本的出發(fā)點,不外乎是保障人的基本權利,捍衛(wèi)人類共同的尊嚴與生活。當地率先打破戶籍差異,確實值得期待。但解決基本的就業(yè)問題和社會保障問題,避免過于頻繁的人口流動給城市帶來沖擊,以及農民失地后面臨的基本生活困難等諸多的衍生問題,政府必須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與應對方案在先。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體現戶籍改革的現實意義。(劉長鋒)
(責編:李艷)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