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其東家央視強大的媒介落地資源和汽車大佬沃爾沃的雄厚贊助,從口播主持人轉(zhuǎn)型為時事評論員的白巖松,最近已不滿足在國內(nèi)公共活動的聚焦,而轉(zhuǎn)向走出國門找鏡頭。繼《巖松看日本》后,這位原本一直正襟危坐的時事評論員,又做了一擋自以為非常得意的《巖松看美國》的節(jié)目。用這檔節(jié)目制片人的話說,就是要想通過白巖松的這張嘴,向美國人講述中國夢。
由于央視在遙控器上的優(yōu)勢,我也不得不看了白先生的幾期節(jié)目。其中有對美國校車所形成的“黃色特權(quán)”展開的觀察;有對美國私人擁有槍支帶來的社會困擾;也有他在耶魯演講時迷倒女粉絲的鏡頭。當然,節(jié)目中間,也用白巖松這張嘴,代表“我們”,講了許多13億“中國人”的觀點。到這些節(jié)目播出為止,我還沒看到據(jù)說是NBA球星正期待他到來的那一刻。
雖然這個欄目的出品人已經(jīng)先入為主地說過,《巖松看美國》“經(jīng)常讓采訪者和觀眾為之動容”,而白先生本人也在風格上注意添加了許多幽默元素,但我還是沒有被他說服和認可的思想準備。而且節(jié)目越看越產(chǎn)生了如下懷疑:白巖松真能讓美國人看到一個草根中國?這一點,倒不是說白先生的做派還是保持了過去一貫的居高臨下,而是覺得他免不了有“托大”之嫌。比如與耶魯?shù)拇髮W生聊個天,就能讓對方了解到一個多元文化下的中國?
依我看,白巖松帶出去的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草根中國”,很有可能是一個代表小眾的“精英中國”,而從美國帶回來的也并不是一個萬花筒似的美國。比如在話題選擇上,有多少司法方面的話題可資借鑒,而白先生硬是找了與中國有點風馬牛不相及的槍支管制話題。難怪沒讓中國的觀眾產(chǎn)生多少共鳴。
而他選擇從耶魯大學出發(fā)的創(chuàng)意來看,同樣有著精英思想的作怪,而與那些美國名流雅士們的接觸,更不能帶去中國草根們的視角和思考。況且,作為一個國家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所代表的更多的是一種定式主張,而非來自民間活生生的生活。當然,從新聞專業(yè)的劃分看,要做好此類節(jié)目,也應(yīng)由商業(yè)電視臺或自由電視人出面較為合適。畢竟央視占有著強大的公共資源,其獨立性也值得我們用另一種眼光進行審視。
所以說,白巖松有可能是央視的高端品牌,但不一定是民間的代言人。由于他的局限性,也就不可能用“一個獨立視角”去看美國社會,然后把中國的草根文化帶出國門。
或許就如同贊助商說漏嘴的那樣,這個節(jié)目與沃爾沃“一貫倡導的是我們豪華品質(zhì)生活理念”那樣,白先生試圖將中國民間的多元視角送往美國的任務(wù)從一開始就沒能完成。因為,如果按照上述邏輯思維,只有享受高端生活的中國人才能分享到這個節(jié)目的思想盛宴。
的確是這樣,可以看到央視節(jié)目的近十億觀眾,別說是開不起沃爾沃汽車,可能連這種車是啥模樣都沒見過?。ê矕|)
(責編:李艷)
- 2009-04-21白巖松的“抱怨”讓誰汗顏?
- 2009-03-24白巖松吐“苦水”與不敢居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