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在公共交通中發(fā)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北京市地鐵建設的力度也是逐年加大。宣武門封站其實是為了施工,新建的地鐵4號線要在這里建換乘站。但還是有不少人并不知道這些,外地游客知道的概率就更低。一些不知情的人對封站造成的不便心生怨氣,擁擠的人流中或可聽見不滿的抱怨。
一個站封閉幾十天,會給乘客造成很大不便,乘客有理由知曉這是為什么。再者,施工也是為了創(chuàng)造更便捷的出行條件,乘客自然會充分理解和配合。但就因為有的廣播員少說了一句話,讓乘客不知情,好事沒有得到好的評價,還讓乘客對地鐵部門頗有怨言。
口氣表明態(tài)度,態(tài)度反映理念,理念決定行為。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口氣,就會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行為。廣播員一句“按照上級指示”,就如同手執(zhí)尚方寶劍,劍鋒所指,誰敢多問?只有乖乖服從的份兒。縱然地鐵為改進服務付出諸多努力和心血,無奈一些人根深蒂固的舊意識、老觀念還是在不經意間壞了事。
古語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便到了人民當家作、公仆執(zhí)政為民的時代,這種傳統(tǒng)意識仍然殘存。在很多人、很多部門單位的思維中,工作的結果可以讓群眾知道,但這么做的依據和決策過程群眾沒有必要、也沒有權利知道。于是,政務信息不公開,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不透明,正常的人事調整不說明,弄得群眾一頭霧水,猶如霧里看花,平生許多不必要的亂傳瞎猜,倒給境外媒體胡編亂造所謂的“中共政壇內幕”提供了土壤。
依法執(zhí)政,政務信息公開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特別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一年來,各級各地政府在信息公開方面都有不少顯著變化,總體說來開局不錯。“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則,通過大力宣傳和政府的實際行動,廣為人知,并正在形成新的意識。
不過歷史形成的“愚民”觀念,改變起來不可能在朝夕之間一蹴而就。針對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對公民提出的公開有關政務信息、公共信息的具體要求,還存在不情愿、不配合、不同意的情況。個別案例已經導致公民或律師依法提起訴訟,他們希望借助司法力量推動政府部門的信息公開。司法裁決的力量當然能夠促使政府部門在具體問題上的轉變,但司法救濟成本高、時效慢的缺陷,讓通過司法途徑推動信息公開的效果受到局限。
一方面對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找硬傷、尋不足,主動整改;一方面深挖思想觀念中的問題,換腦筋、改觀念,積極調整。通過上述主觀、主動的努力,信息公開的進程就能變被動地被人推為自己走。別人也推,自己也走,信息公開的步伐自然會邁得更大,為民服務的舉措就能更加到位,接受監(jiān)督的意識就能進一步增強。
4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始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guī)則修正案草案。修正案草案規(guī)定:“任免案應當附有擬任免人選的基本情況和任免理由;必要的時候,有關負責人應當到會回答詢問。”在一貫被認為政務信息中最敏感的人事任免問題上,傳統(tǒng)的“禁區(qū)”都在被“突破”,我們沒有理由不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種種改革充滿信心。當執(zhí)政者意識到并切實以仆人的口吻向當家作主的人民群眾匯報情況,怎能不得民心、順民意、聚民智?這樣的執(zhí)政理念和方式將會使執(zhí)政者永葆生機與活力,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王甘武)
(責編:李艷)
- 2009-05-02成龍喊一嗓子,地鐵就得延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