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石化人士對媒體聲稱:“如果這個月底不調油價,我們八月份的煉油必虧”,該人士還補充道:“七月份的油價已經基本與成本打平”。7月9日中國青年報發(fā)表評論文章稱“專家談裸油價格,全世界都笑了”,近一個多月過去了,現(xiàn)在坊間的笑聲更加洶涌澎湃了。
虧損也許是真事?!敦敻弧冯s志發(fā)布2009年世界500強企業(yè)名單顯示,排名第九和第十三的中石化跟中石油的效率僅為美國美孚石油二十三分之一,而“雙雄”的平均工資是國人的4倍,中石化員工人數(shù)卻是美孚的16倍。超低的利潤率與畸高的員工人數(shù)及員工工資,無疑造成了中石化今日虧損的狼狽局面。
數(shù)日前媒體報道中石化涉嫌被美國不干膠巨頭“賄賂”,以高于市場價格的“腐敗價格”采購設備,再加上,一個月前爆出的巨貪陳同海的腐敗生活與“天價吊燈”。這些管理人士的腐敗與奢侈裝修無疑又拉高了煉油成本。有中石化專家稱,中國成品油價格低于美國約百分之二十,但立馬就有專家指出考慮到中美兩國國民的收入差距,中國油價已經處于畸高狀態(tài)了。
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就是無形的手,通過漲跌有效地配置資源。競爭企業(yè)都遵循這個規(guī)律,壟斷企業(y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價值規(guī)律。中石化是典型的大型壟斷國企,拿著國家補貼,無視造成企業(yè)生產成本高昂的原因,卻在本已畸高的產品價格上繼續(xù)加價,不讓國人大跌眼鏡才怪。
國人對中石化拿國家財政補貼也許頗為不解。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由于中石化是壟斷企業(yè),如果按壟斷企業(yè)追求最大利潤規(guī)律制定的油價將會更高。財政補貼的實質是讓中石化在一個低于壟斷價格的情況下生產盡量多的產品,以增加全體社會成員的經濟福利。但現(xiàn)在看來,補貼并沒有起正面作用,反而縱容了中石化漲價的囂張氣焰。
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包括購買生產原料、設備、員工工資福利,及企業(yè)管理成本。企業(yè)提高利潤的手段包括降低成本及提高產品市場價格。從現(xiàn)在媒體披露的材料可以看出,中石化員工工資福利畸高,管理低效,成本高昂,采購設備上又涉嫌被海外企業(yè)行賄。提價固然是短期內增加企業(yè)利潤的有效方式,但長期來看降低生產成本才是明智之舉。棄明投暗,是典型的無知。
在國家財政補貼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提價無疑成了中石化最愿意做出的決策。中石化員工的“如果……那么……”命題無疑掩蓋了造成中石化虧損的真正原因,無論是故意“無知”,還是無意“無知”都會給社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國企信譽、名聲下降,民眾福利減少。試問一個名聲信譽不好的國有企業(yè)怎能擔當“國家的脊梁”?(劉三石)
(責編:李艷)
![]() ![]() |
- 2009-08-25如何看待中石化半年凈賺331億
- 2009-08-25中石化半年報暗藏玄機
- 2009-07-09中石化談裸油價,全世界都笑了
- 2009-08-25中石化“虧”在何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