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賣掉最后一滴血,也要把他(李華盛)告倒!”這是廣東省陸豐東海鎮(zhèn)龍光村六旬老人李綿在腦中風發(fā)作前說的最后一句話。今年6月起,為了反映村主任李華盛在強賣村民土地方面的問題,以李綿、李景泉為首的龍光村民走訪了陸豐市、汕尾市、廣東省的三級國家機關,但每次上訪后,村民得到的都是“等候處理”的答復和一張張冷冰冰的信訪回執(zhí)。而據(jù)李綿兒子李克團說,由于父親和李景泉承擔了主要的上訪費用。今年9月,在第二次去廣州之前,因為家里沒錢,父親就瞞著家人偷偷到醫(yī)院賣血,把賣血所得的300塊錢全部用作上訪費用。
這條上訪之路,也許對很多有錢有勢的人而言,他們永遠不必走在上面,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錢和關系能解決太多問題。但對于貧困弱勢的農(nóng)民這卻是一條既熟悉又布滿荊棘的路。熟悉是因為在他們充滿艱苦的生活中,總要遭受許許多多有權勢者的壓迫或者“剝削”,為了生存,他們不得已走上這條上訪之路;布滿荊棘是因為這條路不僅有“攔路虎”,而且還要受很多執(zhí)法部門的冷落和輕視,他們的上訪很多時候只有艱難的過程,卻沒有應得到的結果。
那么,是誰逼李綿老人走到賣血這一步呢?在這里我們可以假設,若不是村民們的一次次上訪都被相關部門以“等候處理”為由不了了之,若事情能在一次兩次上訪之后就得以依法解決,相信老人李綿也不會走到靠賣血籌錢作上訪費用的地步。正如上述所言,龍光村民走訪了陸豐市、汕尾市、廣東省的三級國家機關,甚至有樂觀的農(nóng)民笑言“就差北京了,馬上就大滿貫了”,但悲哀的是,每一次對他們而言花費頗多的上訪除了換回一句“等候處理”的答復和一張張冷冰冰的信訪回執(zhí)之外沒有任何進展,試問這樣一個結果,相關部門“肩上”的職責二字難道不值得反思嗎?
再退一步說,龍光村村民們要告的這個人僅僅是一個腐敗的村主任,他的權勢還不至于像縣里市里某些大官那樣只手遮天吧,他的利益也不至于讓很多上層官員“藕斷絲連”吧。但令人奇怪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村主任,在一群農(nóng)民花費了幾年的時間和數(shù)萬的財富上訪告發(fā)之后依然“屹立不倒”,實在是讓人“汗顏”和“折服”。如果說告倒一個腐敗的村主任真要上北京“大滿貫”之后才能解決,那這條上訪之路未免真的是太艱難和坎坷,而這對于老百姓上訪的信心和期望難道不是致命的打擊嗎?
近年來,黨和政府不斷提出解決好民生問題,推進和諧社會的構建的治國方針政策,然而某些下層的執(zhí)法部門卻辜負了黨和人民的期望,不但沒有做到黨中央提出的“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執(zhí)政理念,反而讓一些損害人民利益之人之事大行其道,逍遙法外。試問某些人人民公仆四字何以擔當?
“六旬老翁賣血告官”事件實屬社會之悲哀,龍光村村民走的這條坎坷艱難的上訪之路值得我們反思。
- 2009-03-16別把賣血為女友慶生看得太世俗
- 2008-03-26廣州賣血行為猖獗,誰之過?
- 2009-11-17民告官,主要難在權大于法
- 2009-11-17民告官之路為何有土政策當?shù)?/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