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27日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稱,應該不斷增加一線勞動者的報酬,讓群眾體面勞動,完善勞動保護機制。(4月28日新華網)
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是全世界勞動者共同的節(jié)日。倘若非要在這個節(jié)日上加上一個主題名詞的話,最重要的當屬“權利”二字。顯然,胡錦濤總書記在五一之前作了“增加一線勞動者的報酬,讓群眾體面勞動”的承諾,是對五一精神的繼承和弘揚,更是對我國幾億勞動者權利的歌頌與維護。
勞動節(jié),因工人為爭取權利而產生。在114年前的美國,八小時工作制還是一種奢望,于是芝加哥的工人們進行了集會和游行。經過他們的不懈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后人也將他們集會游行的5月1日定為勞動節(jié)。
然而,在物質基礎相對貧弱的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只能將勞動者的權利日推衍成為旅游經濟的賺錢日,于是“黃金周”經濟隆重登場。必須承認,“黃金周”經濟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對于政府的GDP與每年的保N目標,更有不言而喻的意義??墒?,同樣還得承認,在“黃金周”的功利經濟面前,我們似乎很少能聽到關于五一勞動節(jié)的精神重塑。
“黃金周”與五一精神,本就是一個“倉稟實”與“知禮節(jié)”、“衣食足”與“知榮辱”的關系,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你是要吃飽飯還是要面子;說的時髦一點,就是我們是要GDP,還是要人民的尊嚴。改革開放三十年后,這一問題有了明確的答案。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改革開放初期,社會中的每個人都像是餓著肚子的乞丐,而現(xiàn)在,我們都衣食無憂了,自然還要回歸到“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氣質消費層面上來。胡錦濤總書記所講的“讓群眾體面勞動”,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提出的。從政府角度而言,這是一種偉大的責任擔當,對于民眾來說,這則是實實在在的福因。
2009年,應該是我國勞動者不怎么體面的一年。雖然在2008年我國頒布實施了《勞動合同法》,但勞動者的工作生存現(xiàn)狀卻并不樂觀。除了不絕于耳的礦難新聞外,還有一起典型的“不體面新聞”——“開胸驗肺”事件。一方面,張海超的工作環(huán)境非常惡劣,非常容易形成所謂的職業(yè)??;另一方面,張海超在認定職業(yè)病的過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制度阻力,維權歷程艱辛無比。最后只能通過“剖腹以證明沒偷雞”的方式,完成對自己權利的吶喊。然而,張海超只是一個代表,如“塵肺病村”這樣的例子也經常讓我們扼腕不已。
把工資待遇先放在一邊,“體面”還應該包括兩個含義:其一,工作環(huán)境;其二,維權環(huán)境。應該說,改變以上兩個環(huán)境,并非難事,無論是對于監(jiān)管部門還是對于工廠企業(yè)本身。只要嚴格執(zhí)行法律中的相關條文,加強監(jiān)管,并在這個過程不斷完成對于惡法的修改和對制度的漸進,讓勞動者體面地工作,也并非只是夢想。
- 2010-04-065元加薪、勞動尊嚴與人命悲劇
- 2010-03-15家庭主婦勞動的價值真需要重估
- 2010-03-15提高勞動性收入比重為分配改革之根本
- 2010-02-22“用工荒”正是提高勞動待遇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