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揭露紫砂煲泥料造假的真相后,央視5月30日播出的新一期《每周質(zhì)量報告》再一次將鏡頭對準了宜興紫砂,以及其主打產(chǎn)品紫砂壺。相信這期節(jié)目足以讓全國各地的眾多“玩壺人”吃驚夢醒,尤其是那些不惜花費重金購買所謂“名家壺”、“原礦壺”的人們。
泥料是普通陶土,或者干脆是外地運來的;泥料在加工過程中被添加了危險的化工材料和色素;不少制壺者的工藝師職稱是偽造的;名家壺是找普通藝人代工的……可以說,一把也許上千元的高價紫砂壺,其誕生的全過程都充斥著造假和欺騙,更別說其在銷售過程中被冠以的種種光環(huán)。眾所周知,現(xiàn)在幾乎所有的紫砂壺賣家都聲稱自己的壺是原礦料,而位于宜興黃龍山的紫砂礦早在2005年就由于破壞性開采被政府徹底封山。也就是說,目前在制壺者手中的原礦泥料都應該是2005年以前開采的,并且越來越稀少,而紫砂壺的產(chǎn)量卻是逐年大幅上升,這背后的利益鏈條和監(jiān)管缺失是不言自明的。
通過這期節(jié)目的播出,紫砂壺造假的一系列真相都已經(jīng)完全展現(xiàn)在了消費者面前。然而,我們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是,究竟是誰漠視和縱容了紫砂壺猖獗造假的現(xiàn)實,以至于紫砂壺這一中國茶文化的瑰寶在看似不斷繁榮的同時,一步步走向了絕境。宜興市的有關監(jiān)管部門是不是被紫砂的龐大產(chǎn)業(yè)鏈所帶來的經(jīng)濟利益蒙住了雙眼,而忽略了紫砂壺真正的價值和未來。
從2005年前的破壞性開采,到封山后的造假,我們看到的一條不可持續(xù)的發(fā)展道路,而正是這樣一條道路讓宜興紫砂走到今天。其一,紫砂原礦是宜興獨有且不可再生的資源,應該在其開采的早期就采取相應的保護和限制措施,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其二,在黃龍山封山后,商家們采用普通的陶土制作紫砂壺也許情有可原,但監(jiān)管部門就應該嚴格防治在泥料中添加化工料和有害色素的行為,因為這既是對宜興紫砂的聲譽負責,更是對千千萬萬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負責,很遺憾事實也非如此。其三,宜興當?shù)氐墓に嚸佬g師應該是歸各級人事部門管理。作為只有政府才能認定的職稱,不應該被大量的濫竽充數(shù)者隨意冒充,而已經(jīng)獲得職稱的美術師更應該堅守職業(yè)道德,不能隨意請人代工,否則就是掛羊頭賣狗肉。
可以預見,隨著這期節(jié)目的播出,宜興當?shù)氐脑旒僬邆兛隙〞兴諗?,紫砂壺的銷量也會迎來低谷。然而,暫時的低谷并不可怕,只要監(jiān)管部門能夠痛定思痛,徹底肅清造假販假的不法商家,同時宜興的工藝美術師們也都嚴格自律。那么有朝一日,紫砂壺就一定能重新獲得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并且在一代代愛茶人的手中傳承下去。
- 2010-05-26美的紫砂煲事件拷問名牌信譽
- 2010-05-25紫砂煲作假美的丟美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