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食品已經(jīng)不新鮮了,但什么是有機食品,為何價格那么高?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如今福州市場上的有機蔬菜有兩種模式,一是認證模式,即消費者看標簽識“有機”,但市場化運作很難保證權威性;另一種是有機小農(nóng)場模式,由農(nóng)場與家庭簽署供貨協(xié)議,但該模式全靠信任維持。(《東南網(wǎng)》2011-3-8)
按照市場營銷學的理論,最高境界的營銷是理念的營銷。東西還是那個東西,不過只要能夠絞盡腦汁讓它跟某一種什么時髦、熱門的理念沾上邊,將相應的標簽貼上,馬上烏雞變鳳凰,身價倍增,讓許多人趨之若鶩。因此,當某種很平常的蔬菜,一旦被賦予純天然、綠色、健康、環(huán)保之類的理念,馬上變身蔬菜中的“上等人”,從而出現(xiàn)普通的青菜每500克1.5元,而同一品種的“無公害”青菜要3元,若貼的是“綠色”,價格更高,要4元多。市場上,普通的胡蘿卜2元左右,若品相不好,甚至只要幾毛。而在福州一些賣場,“有機紅蘿卜”600克竟要11元多。也都不足為奇,因為“我們是純天然、綠色、健康、環(huán)保的代名詞!”在全國的其它地方,情況不是一樣的嗎?
如果這些蔬菜的確是純天然、綠色、健康、環(huán)保的產(chǎn)品,它們當然也就是受之無愧。問題在于,那些身價高高在上的“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有機蔬菜”到底真實性怎樣?就令人搖頭嘆息了。實行認證本來是一種不錯的制度,不過,這種認證實行市場化認證制度就是一個典型的餿主意了。在這個“市場化”的背景下,代理機構自然會多如牛毛,其中魚龍混雜就是必然,而這樣的做法,也就是只要錢到位,一切就搞定,成了不是對相關基本條件基本標準的認定,而是對錢的認定。至于實際是否“有機”、“綠色”、“無公害”,誰去管呀?讓消費者自己去睜開一雙慧眼看吧!而且,相關的產(chǎn)品身份認定之后,對它們的監(jiān)管上也采取的是一種放任自流的做法。只能靠商家的自律與消費者的信任。這更是讓人覺得啼笑皆非。在這樣一個亂象難辨的背景下,再加我們的絕大多數(shù)商家血管里最多的是銅臭味而最缺乏的是商業(yè)道德,怎能將希望寄托在他們的自律上?而消費者在心中沒有底,商家又是眼里只有錢的時候,怎樣敢輕易信任商家?
這一切,必須要從制度上著手進行改變,以中國今天的現(xiàn)實,市場化的認證制度顯然是不適合的;同時必須加強認證的監(jiān)管,以及對于已經(jīng)取得了相關身份認定之后相關標準的跟蹤監(jiān)督。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三鹿集團當初不就是因為“質量免檢”這張“質量免死牌”的縱容下走向害人最終害死自己的路?
“有機蔬菜”之類的帽子,只要有錢,想戴就戴的亂象,是到了應該終結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