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價(家)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學生?!?月4日,北師大教授董藩發(fā)微博稱,高學歷者的貧窮意味著恥辱和失敗。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爭議。董藩回應,他是在培養(yǎng)學生財富意識。(4月4日四川在線)
以金錢數(shù)額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40歲時與4000萬之間的數(shù)字微妙性,著實顯現(xiàn)一種拜金主義潮流下的“金錢教育觀”,一種扭曲的價值觀和教育觀。為人師表者,其天職乃教書育人,然則董教授似乎看透世界本質(zhì)般,一語中的瞄準40歲時的學生的財富多少,我們不得不驚嘆如今的大學課堂莫非真是窮途末路?教育的最終目的建立在金錢之上,對于知識的渴望之心卻無處安放。
培養(yǎng)學生財富意識,更要培養(yǎng)正確的財富觀。學生的財富意識,并不是一味的追求金錢,不擇手段且不計代價。董教授的激將法最終只會將其學生推入“拜金主義”的泥淖之中難以自拔,在金錢至上的土壤里自生自滅,或是教育者亂收費搞創(chuàng)收、或是為官者以公徇私、或是經(jīng)商者賺黑心錢,散發(fā)著錯誤財富觀釀造出的惡臭,最終禍害社會,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和痛楚?
高學歷的40歲價值遠遠大于4000萬,正處黃金年齡期,也是最能為社會做貢獻的年齡。網(wǎng)上熱傳的一篇文章《四十歲的男人要看看》中有一句:“四十歲的男人,如果一事無成,就難成了。十幾年的教育,二十幾年的社會,這些年都沒整出點動靜來,就不要為難自己了?!被蛟S正是這種人生價值觀驅(qū)使著各種財富觀的誕生,攀比之心或是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都促使他們不懈努力奮斗。但,以金錢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很明顯是將學生帶進了“金錢是萬能的”的死胡同。
董教授的觀點認為,高學歷者的貧窮意味著恥辱和失敗,那以此類推,貧窮是低學歷者的專利。在他的微博上,董藩強調(diào)“財富榜上已經(jīng)沒有農(nóng)民了”認為低學歷者只能低收入,高學歷才是高收入者,這種觀念無疑刺傷了低學歷者的心。眾所周知,無論國內(nèi)國外的富豪排行榜,低學歷者比比皆是,數(shù)據(jù)顯示,1999——2009年中國富豪榜上榜的億萬富豪中,中專以下學歷和無學歷者,占上榜富豪總數(shù)的40%。高學歷才應高收入的悖論,自然而然瓦解一空。
變味的課堂,將金錢財富的數(shù)字丈量成功成為必修課,我們能做的更是思量金錢至上的大背景下的教育將路在何方,教育的真諦是否早已改變,對于正確財富觀的塑造著實需要新思考。將學校視為制造財富的機器,將學生看做賺錢的工具,這種言論背后隱現(xiàn)的還是一種扭曲的價值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