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到開會,就有領導口若懸河,而所有與會人員聽得云里霧里。針對此種情形,湖北武漢市委、市府辦公廳將下發(fā)改進會風的文件,要求全市性會議領導講話不超過8000字,一般性會議不超過5000字,并提倡即席講話。(4月7日《武漢晚報》)
長期以來,各地文山會海不斷,官員發(fā)言時往往長篇大論,“假、空、套”話一直為公眾所詬病。記得2008年12月,湖南衡陽市召開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有6名干部在會議期間打瞌睡,此事被國內(nèi)多家媒體報道后,6名“瞌睡干部”被免職。筆者當時曾撰文《不妨為“瞌睡干部”鼓鼓掌》,理由是官員講話滔滔不絕,完全不顧及“聽眾”的感受,面對此等長而乏味的發(fā)言,“瞌睡”一下又何妨?對比之下,湖北武漢市的做法就值得稱贊,暫且拋開講話內(nèi)容不說,能夠從精簡講話字數(shù)入手進而節(jié)省會議時間,實際上也是一種進步體現(xiàn)。
誠然,限制官員講話字數(shù)并非解決問題的“殺手锏”,但對于促進精簡會議風氣的形成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武漢市通過市委、市府辦下發(fā)文件,力求改進會風,但文件的局限性也明顯存在,那就是如何將文件形成一種長效機制,讓廣大領導干部自覺遵守,一旦違反文件精神是否有相應的處罰機制進行約束,這些都應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次會議上某某領導講話超過了8000字的限制,“聽眾”不可能審查領導講話字數(shù)是否“超標”,此種情形將如何處置?換言之,即使明知領導講話“超標”,領導大權在握,公眾又能如何?很顯然,限制領導講話字數(shù)還需要一系列的相關措施來規(guī)范落實,否則,文件很可能流于形式,成為公告欄里的一道擺設。
此外,限制官員講話字數(shù)最關鍵的一點還在于,官員講話都講了些啥?倘若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造福于民的好政策、好方法需要民眾耐心聆聽,哪怕官員連續(xù)講上三天三夜,民眾的心都是熱乎乎的,鼓掌的聲潮將一浪高過一浪。反之,即使連標題帶標點確實限制在8000字以內(nèi),講話的內(nèi)容仍舊“假、大、空”,民眾照樣不領情,相反還會對政府的公信力產(chǎn)生質疑。從這個意義上說,限制官員講話字數(shù)雖然有進步性,但遠不及官員講話“質量”重要,官員的講話有多少實際性的東西,是否跟會議主題密切相關,是否會收到實效,會議形成的決議能否對促進社會進步、提高廣大民眾的幸福指數(shù)起到推動作用,這些才是重中之重,惟有如此,官員講話才能真正步入主題,還原會議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