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同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時說,近年來相繼發(fā)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4月18日《京華時報》)
溫總理振聾發(fā)聵的警示語,不由讓我想起了今年網絡的一句流行語"缺錢不缺德"。此語來自重慶的一位農民之口,講的是農民鄭志祥幫人挑了很多衣服,途中與雇主走失。為了找到失主,他苦苦找尋近半月。問他為什么這么做,他語驚華夏:"缺錢不能缺德!"
誠信是為人之本,為啥一個農民的誠信語言反響如此之大,因為,當下誠信缺失太嚴重。"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一個個惡劣的事件都在出賣著商家的道德誠信,道德滑坡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偫淼男氖桥c人民相連的,我們可以想見總理是如何的揪心、激憤與無語。
這些事件的發(fā)生說明了商家在面對"德"與"錢"的天平的比量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利益的一方。"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經營謀利本無可非議,但是他們?yōu)榱酥\取暴利,不惜以出賣道德為手段,不惜以百姓的生命健康為代價,不惜換取人民的唾棄與良心的譴責。一個"利"字就將他們送到萬劫不復的罪惡深淵。
腐敗、賄賂、金錢至上等道德滑坡現象,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私欲膨脹、利欲熏心導致的結果。由此,要根植道德的心靈陽光,必須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道德建設,重塑商業(yè)倫理,讓誠信"增值"。建立市場對無德無信者的淘汰制,呼喚公正的、平等的、自由的、法治的、有秩序的市場,促使企業(yè)自覺選擇誠信體系,推進信用評級業(yè)發(fā)展,加強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加強信用監(jiān)管和失信懲戒力度,加大失信行為的公示、曝光,使那些因道德失信的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事實上,如果對出現誠信問題的商家僅以隔靴搔癢的處罰,那對這些企業(yè)來說,無異于九牛一毛。他們在巨大的商業(yè)利潤的引誘下,依然會鋌而走險。
人心不古、道德淪喪,實際上也正是法律的不作為。這就迫切需要將道德問題納入法律措施,使道德問題法制化,通過剛性的監(jiān)督管理,對不道德的行為予以堅決打擊,絕不姑息,從根本上遏制不道德的惡劣行徑,為道德建設提供豐厚的土壤。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視道德榮辱的禮儀之邦,一個沒有良好道德修養(yǎng)和道德規(guī)范的民族,不可能有一個繁榮、強大、興旺發(fā)達的美好前程。設若,我們每個人都能高懸誠信的明鏡,將"缺錢也不缺德"當成行為的至高標尺,那么,我們將不再生活在欺詐、隱瞞的社會,我們將擁有誠信的一片艷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