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歡迎衛(wèi)生部發(fā)布有關指南的同時,也熱切地希望出現更多正面事例和良性裁判。
近日,衛(wèi)生部發(fā)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對老年人跌倒的多種情形所應采取的急救措施,進行了細致的說明。據了解,這份指南是衛(wèi)生部出臺的一系列傷害干預技術指南中的一種。它的公布和廣泛傳播,有助于社會各界在遇到老年人跌倒時能采取適當的救助策略,因而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但在當下語境中,這份指南的發(fā)布又有一種特殊意味。就在前不久,武漢一位88歲的老人跌倒在家附近,因沒有人上前扶助,老人在臥地一個多小時后因鼻血窒息而死亡。不用說,這種慘痛的事例自然引發(fā)了社會的議論。在類似的情況發(fā)生時,路人因缺乏必要的救助知識而束手無策,當然是袖手旁觀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背景,是人們普遍擔心救助老人會惹上不必要的麻煩。衛(wèi)生部的指南雖然能夠讓人們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識,卻難以打消人們的顧慮。因而,不得不說,這份指南頗有“生不逢時”的味道。
在網絡上,也有一份跌倒老人干預的“指南”,技術性也很強。其幾個要點是,拍照片或視頻作為脫責的證據,盡快撥打急救電話請專業(yè)人士幫忙,在救助之前請周圍的人為自己作證,重點是,在老人家屬或急救人員趕來之后“不要顯得太熱心”,免得自己成為肇事嫌疑人。如果把這份民間指南和衛(wèi)生部的指南作一個對比,就會發(fā)現民間指南的主要作用是為自己壯膽,主要目的是避免潛在的風險。而提供這份指南的人最后的說明是:遇到老人跌倒還是要扶,因為自己也會老、也會跌倒。
老年人跌倒無人幫扶,并不見得是社會道德水平滑坡所致,而是客觀上存在惹禍上身的道德困境。這一困境的出現,與南京彭宇案有著因果關系。一位法學家曾經說,南京鼓樓法院對彭宇案的一審判決是“墓碑式判決”,因為它葬送了正義。更令世人齒冷的是,盡管彭宇案引發(fā)了激烈的批評,類似的判決卻照樣出現。在前不久發(fā)生的天津許云鶴一案中,盡管“既不能認定被告車輛與原告發(fā)生接觸”,也不能排除這種接觸的存在,法院卻在一審中判決被告有責。
- 2011-09-08扶跌倒老人需“道德”,也需“技術”
- 2011-06-23躺在跌倒處撒嬌 乳業(yè)何其短視
- 2008-02-18緣何老太跌倒寧愿報警也不攙扶
- 2011-09-06車主稱攙扶老人被判賠10萬 律師質疑輿論偏向
- 2011-09-06老人倒地死亡后的道德迷失
- 2011-09-05扶一把倒地的老人,有那么難嗎
- 2011-09-01老人摔倒與法律不相信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