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打造”
www.uplandwellness.com?2011-12-08 17:12? 宋志堅?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打造”這個詞如今隨時可見,名曰“打造”之事如今到處都有,如果稍加留意,便能看出,“打造”似已大有替代“建設”以至“創(chuàng)建”之勢。 便民利民的早市與夜市忽然不見了,原先設早市與夜市的地方變得冷冷清清,只有若干戴著紅袖標的人在那邊來回走動;與此同時,便是超市擁堵,人滿為患,生活在不少城市的市民都明白,大凡這種時候,一定是碰上什么檢查了,比如說,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檢查,創(chuàng)建衛(wèi)生城市的檢查,如此等等。在早市夜市上做生意的人并非是那么樂意退出這個經營舞臺的,他們得靠這個攤位謀生,也曾為這個攤位繳過管理費用,不很恰當地套用一句語錄,乃是“城管不到,攤位不會自動跑掉”。此間難免有吆喝驅趕、拉扯推搡,以至于大打出手,這便是“打造”的題中必有之意了,著重演繹的是一個“打”字,這是打擊之“打”。 退后一萬步說,假如早市與夜市的存在,確乎有礙文明有礙衛(wèi)生,那么,平時允許存在,豈不就是允許不文明不衛(wèi)生了嗎?這種平時允許存在的時間,實在比檢查時不允許存在的時間要長得多呢,那么,這些城市的管理者們是否就認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城市只有檢查時的十幾天是文明的衛(wèi)生的,除此之外,起碼有三百五十天是不文明不衛(wèi)生呢?平時“不文明”或“不衛(wèi)生”的早市夜市聽其自便,每遇檢查,方才想到要花大力氣讓它銷聲匿跡,至少是不讓檢查組發(fā)現,這不是瞞上欺下弄虛作假嗎?這種行為有違“誠信”二字,實屬不文明之行為。這種不文明的行為,也是“打造”的題中必有之意,著重演繹的則是一個“造”字,這是造假之“造”。 很難理解,有些人怎么會將便民利民的早市夜市當做不文明不衛(wèi)生的設置。一個城市的文明不文明,市政設置是否便民利民,不正是很重要的一條嗎?各級政府不是都將為民辦實事當做自己的天職嗎?為什么有些人就只重表面形式不重實際內容?早市夜市開設之時,自是人流不息,熙熙攘攘;收攤之后,也會垃圾成堆,有礙觀瞻,然而,管理者的職責,不正在于通過自己的管理使之井然有序嗎?為什么只是在檢查時使之悄悄消失呢?尤其不能理解的是,為什么這種“打造”,從南到北,到處都有,是“英雄所見略同”,大家都停留于這樣的認識水準,還是某種指導思想出了偏差,而使“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規(guī)律起了作用? 這種“打造”,不僅局限于早市與夜市的屏蔽?!赌戏街苣吩小兑粋€地級市的文明“大考”》一文,寫的是四川廣安市,又不僅是廣安市。其中有一段話說:“在一些創(chuàng)文之城,問卷調查開始出現。個別地方服務很‘貼心’,答案都填好了,就發(fā)給老百姓簽名,許多現實中的頑疾,都在問卷中得到了完滿的解決,標準答案往往是最好的那個。”讀著這樣的文字,不知有多少城市的讀者會為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而會心一笑。 這種“打造”,不僅出現于創(chuàng)建文明(衛(wèi)生)城市的檢查時期,大凡一個城市要舉辦什么大型的活動,都會出現類似的“打造”。比如,把為城市的建設作出相當貢獻的農民工像垃圾一樣“打掃”出去;比如,把正在施工或正在拆遷的地方,用加工精美的馬口鐵皮圍將起來,都屬于“打造”一類,或可統(tǒng)稱為“打造一流城市”。 我真的弄不明白:一流城市豈能如此打造?(福建日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