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乱码中文_日韩激情一级无码毛片_国产91资源午夜福利_玖玖资源站最新地址2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wǎng)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chuàng) > 正文

《咬文嚼字》走向“茴香豆”寫法的死角?

www.fjnet.cn?2012-02-28 15:51? 魏奇峰?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雜志公布了韓寒博客文字差錯的部分結(jié)果。韓寒的一篇博客先后七次用到的“堪路”一詞,“堪路”正確的寫法應是“勘路”;另一篇博客里的“權(quán)利真空”也用錯詞,應該是“權(quán)力真空”。(2月28日《北京晨報》)

咬文嚼字,顧名思義,就是過分地斟酌字句,甚至是死摳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實質(zhì)。當然,《咬文嚼字》這本雜志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將“死摳字眼”的內(nèi)涵發(fā)揚的淋漓盡致。人非圣賢,孰能無錯。何況是博客中的文章,都是靈感來臨時,隨心所欲寫出來的,并未經(jīng)過仔細的校對,有幾個錯別字,實屬正常。但是,抓住這幾個錯別字的“小辮子”,想摔出個所以然來,不僅顯得過于死板,而且,已走入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的死角。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一個靠賒欠喝酒的潦倒之人,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他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并對此如數(shù)珍寶,見人就夸耀??蓱z之人往往有可悲之處,孔乙己在這種“自我炫耀”中,藏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迂腐”,而支持這種迂腐的就是對文字僵硬的信仰,這種脫離文字的精神,供奉著文字的“行尸走肉”的做法,只能將孔乙己淡出常人的圈子,最后在“多乎哉,不多也”的嬉笑聲中,連小孩子都容不下他。

孔乙己是個悲劇,魯迅曾經(jīng)塑造這個人物時,就是希望不要讓這樣的悲劇重演,這也是理解魯迅為何選擇“棄醫(yī)從文”的一個事例。當時的國人病了,孔乙己病了,病的不是軀體,而是思想,治療這種病的良方并非是人血饅頭,而是對人類麻木思想的解禁,進而探索出一種解救的方法。時過境遷,孔乙己這種“老頑固”逐漸消失在記憶的塵埃里。但是,從《咬文嚼字》雜志的迂腐上,我們又看到了孔乙己的影子,以及那盤還沒吃完的茴香豆和沒討論完的寫法。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文字在傳承和演化的過程中,不僅出現(xiàn)了很多通假字,而且,一個詞語,放在不同的場合和語境下,就有不同的意思,甚至褒義詞會變成貶義詞,中性詞會變成褒義詞。比如,意思這個詞語,意思,是意思;有意思,是意思;沒意思,也是意思;意思意思,還是意思;沒啥意思,比有意思更有意思;說出意思,是意思;不說出意思,還是意思……如果《咬文嚼字》實在閑得慌,不妨研究一下意思這個詞語到底有多少意思,或者可以挖一下古人的墻角,追究他們造出通假字的“罪過”。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guān)新聞
相關(guān)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