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國民就地享受權利
www.fjnet.cn?2012-09-07 07:22? 付小為?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昨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頒布實施兩年來教育改革發(fā)展情況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對于外界關注的隨遷子女異地高考問題,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要在符合一定準入條件的情況下,因地制宜地解決。 異地高考問題其實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的延續(xù)。2003年,國家為解決跟隨父母進城務工的孩子們的義務教育問題,提出了“兩為主”的政策,幫助他們在流入地公辦學校就讀,成效頗為顯著。如今,這些孩子剛好到了高考升學年紀,并共同面臨在哪高考的難題。 不同于高考移民,鉆政策的空子破壞教育公平,異地高考是為了實現有戶籍學生與無戶籍學生的同等權利,促進教育公平。 從家長方面的準入條件來看,家長有諸如穩(wěn)定工作、穩(wěn)定住所、穩(wěn)定收入、繳納各種保險、常住人口等限定。眾所周知,進城務工人員的工作形態(tài)并不穩(wěn)定,很多工種提供的待遇、條件也無法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相關要求。這意味著,異地高考的一些硬性規(guī)定與進城務工人群的普遍狀況無法對接,光是家長這一項,就可以將很多無戶籍學生拒于政策之外。 異地高考的稱謂本身,就是一種戶籍視角。沒有戶籍,那么就用穩(wěn)定的工作、住所、收入、保險等“類戶籍”標準,以另一種形式實現一部分戶籍管理所期的功能。然而,在客觀上,它又與流動人口生存狀況及其內部復雜結構不符。 此次異地高考政策覆蓋人群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但就整體流動人口而言,情況可能更為復雜。中國大規(guī)模人口流動持續(xù)了30多年,這其中,從農村向城市的流動,也即進城務工并不是唯一形式,其他還包括從城市到城市的流動,這種流動形式目前越來越多,在未來,也不能排除城市人口向農村流動的情況出現。如果囿于戶籍視角,糾纏異地高考上的各種問題可能很難真正解決。 其實不光是教育問題,養(yǎng)老、醫(yī)療乃至許多社會、政治、經濟權利的實現,都面臨戶籍地與生活地的分割問題。而沒有戶籍或者脫離戶籍所在地生活,往往意味著某些權利的“喪失”或打折,這本身就是社會不公的表現。 必須承認,戶籍制度已經形成了穩(wěn)固的利益格局,一夕之間取消,阻力和困難可想而知。然而,站在社會權利公平角度,朝向人口流動這一不可逆轉的趨勢,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居住、生活,展開自己的人生,便理所當然地享受這個地方的各項福利,也就是說,包括教育權在內,應讓民眾能夠就地平等地享受各種權利。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5]因地制宜是推行異地高考的關鍵
- [ 09-03]“異地高考”可下放 招生指標須上劃
- [ 07-24]異地高考改革 靴子還未落地
- [ 07-24]異地高考方案宜由國家層面統(tǒng)領
- [ 07-09]異地高考改革,還有幾個問號
- [ 07-08]“異地高考改革方案”宜盡快公布
- [ 03-07]以“彈性配額”支撐“異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