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馬拉松 無人能做旁觀者
www.fjnet.cn?2013-04-17 06:43? 黃恒?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波士頓街頭的各國國旗背后,人群之中的淋漓鮮血,再次昭示,全球化的時代,不論身在何處,不論無辜與否,沒人可以置身事外。 2013年春天的波士頓,有一場沒跑完的馬拉松。終點線上恐怖襲擊!運動員失去了前一刻依舊強健的雙腿,小男孩還沒踏上他自己的馬拉松賽道,便永遠地失去了機會。無論是誰制造了這起血案,都應該受到譴責。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應該對這起血案共同譴責。因為這種暴力,是對所有愛好和平者的嚴重挑釁和威脅。 與2001年的“9·11”一樣,4月15日美國發(fā)生的慘案,同樣充滿象征意義。波士頓街頭的各國國旗背后,人群之中的淋漓鮮血,再次昭示,全球化的時代,不論身在何處,不論無辜與否,沒人可以置身事外。 此時,尖叫呻吟沒有意義,那正是兇手耳中動聽的音樂,那正是他們在謀殺時需要拿來伴奏的音軌。此時,胡亂猜測也沒有意義,那正是兇手們期待掩蓋蹤跡的圈套。幾個小時根本不足以確認襲擊者身份。一般而言,在此時信誓旦旦的,若非胡說八道,只能是故意栽贓;含沙射影的,則是要出賣他人痛苦的不良媒體。007的對手早就不是政治實體,現(xiàn)實應該具備想象力。 此時,輕言報復更沒有意義,那正是恐怖主義者最想得到的東西,即改變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取締所有人的個體自由。如果把“9·11”到“4·15”視為一個回合,那么顯然,他們的目的達到了,中東身陷戰(zhàn)爭與混亂,世界飽嘗金融危機和經(jīng)濟衰退。這段剛剛過去的往事,可以說是利用人性弱點,用暴力引發(fā)暴力的最佳案例。法國心理分析學家佛朗茨·法農(nóng)早就說過,暴力,這種非理性的東西,能把人作為整體聯(lián)系在一起,“使之成為暴力鏈條上的一環(huán),成為暴力這一呼嘯而起的有機體的一部分”。 “9·11”之后,美國侵入伊拉克和阿富汗,當美國人終于下定決心要退出的時候,恐怖主義正試圖用“4·15”將他們繼續(xù)綁在暴力的鎖鏈上,繼續(xù)無休止地跑下去,永無止境,遠超42公里195米。 誠然,憤怒和暴力都屬于“自然”情感,但人之所以成為人,在于理性的光輝。因此,奧巴馬第一時間的冷靜值得贊許,至少顯示了一種改變的可能性,表明他不想再胡亂地奔跑。但這還不夠,停下來,需要來自起點的思考:究竟為什么,奔跑從快樂變成了死亡? 停下來,更需要即刻的行動。波士頓人做出了榜樣,不是四散狂奔,而是立定回頭,伸出雙手。 仁由己出,路在腳下。相關(guān)報道見今天A03-A11版 本報特約評論員黃恒 |
- 責任編輯:唐麗萍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21]“人質(zhì)危機”與國際反恐新趨勢
- [ 07-10]機組反恐獎多少都不過分
- [ 07-04]和田反劫機不能成為民眾反恐的范例
- [ 12-12]反恐演習,假設(shè)工人討薪?
- [ 12-10]討薪成反恐演練對象背后的污名與恐嚇
- [ 12-10]反恐演習別拿工人討薪開
- [ 12-10]反恐演習不宜以討薪民工為對象
- [ 10-22]美國十年“激進主義”反恐戰(zhàn)爭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