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泡飯”是怎樣的“生活習慣”
www.uplandwellness.com?2013-07-04 08:47? 于 靜?來源:北京青年報 我來說兩句
6月29日,有志愿者發(fā)布了一組圖片,內容為云南麗江永勝縣東山鄉(xiāng)東江小學學生用江水泡飯。有網友稱看到圖的瞬間就淚崩了,還有網友質疑當?shù)叵嚓P部門不作為。對此,東江小學校長和永勝縣教育局皆表示“冤枉”,他們稱東江小學執(zhí)行了營養(yǎng)午餐計劃,學生接江水泡飯是生活習慣。(7月3日《銀川晚報》) 我相信當?shù)亟逃块T的這番回應,真的,因為我們小時候也曾有過類似的“生活習慣”:跑得滿頭大汗,舀起一瓢涼水就喝,習慣了;大冬天光著身子穿棉襖,里面連件襯衣也不套,習慣了;一個玉米餅子抹上豬油,吃得津津有味,習慣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些所謂的“生活習慣”其實都是環(huán)境造就,是那個物質匱乏年代的特殊產物。還好,當年的人們沒有把這些“生活習慣”當成理所當然,更沒有將其作為“地方特色”加以保護和繼續(xù),這才有了現(xiàn)在的改變。 回頭說東江小學學生用江水泡飯的“生活習慣”,在外人看來,這種吃法真的難以下咽,太委屈孩子,這吃的哪是飯啊,分明就是酸楚,是無奈。不過對于從小吃這口長大的孩子來說,江水泡飯入口的感覺或許和城里孩子吃紅燒排骨、蝦仁炒飯的味道沒有什么兩樣,因為他們已經將這當成一種“生活習慣”。但是若是因為如此,我們的教育部門,我們這些成年人就感到如釋重負,心安理得,甚至拿“生活習慣”當成不作為的理由那就大錯特錯了。 鄉(xiāng)村教育,一個很大作用就是開啟民智,傳播新知,哪怕暫時改變不了現(xiàn)實,也要讓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在他們心中種下向上的種子。要讓他們知道世上還有很多比“江水泡飯”更美味,更可口的食物,要告訴他們“江水泡飯”不足以補充成長的營養(yǎng),如果江水被污染更是對健康有害?,F(xiàn)在倒好,各方眾口一詞只談“生活習慣”,不去反思這種習慣是怎樣養(yǎng)成的,或者拿出令人說服的證據(jù)證明這種吃法對孩子的健康無害。說實話,真的看不到你們的“作為”在哪里? 西部的孩子還有很多類似的“生活習慣”,他們有背著土豆上學的習慣,有站在露天里吃飯的習慣,有喝不慣牛奶的習慣,如果我們都不去問,不去管,不伸手,漠視不理,就不會有今天惠及2600萬學生的營養(yǎng)午餐計劃。如果當年我們的父輩,我們的師長對他們的孩子和學生的那些“生活習慣”習以為常,不去激發(fā)他們,引導他們,鼓勵他們,也就不會有那么多孩子點著油燈苦讀,有那多人通過知識改變了命運。 千萬別拿習慣當必然,社會在進步,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個人習慣都要與時俱進,向好的方面轉變,向更高的層次靠攏。從這個角度看,“江水泡飯”真的“泡”出了不少問題,誰失職,誰的工作還有欠缺,希望都對著江水好好照照。 于靜(山東 職員)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4]“江水泡飯”先搞清楚再發(fā)言
- [ 07-03]小學生吃江水泡飯或真是生活習慣
- [ 03-26]從風投角度說周立波的泡飯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