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乱码中文_日韩激情一级无码毛片_国产91资源午夜福利_玖玖资源站最新地址2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改作風何以成為變革支點

2013-12-05 07:42? 詹  勇?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肇始于八項規(guī)定的改作風進程,重塑了新形勢下的黨建格局,改變著社會風氣,掀起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社會變革

最近,有兩組數(shù)據引人注目。中央紀委的統(tǒng)計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各地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問題共計17380起,處理近2萬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675人。而遠在德國柏林的透明國際組織公布的報告中,中國的清廉評分首次達到“4”這個量級。不同的數(shù)字,釋放出同樣的信息:中國的政治風氣正在凈化,人們的信心正在提振。

盡管時光不能倒流,但回望能讓我們看得更真切。一年前的12月4日,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20天,中央政治局會議就審議通過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其時的各界反應,固然頗多贊譽,但也不無“一陣風”的憂慮、“抓小事”的異議、“走著瞧”的心態(tài)。

今天,當開道車、特權牌紛紛消失,“光盤”取代了“剩宴”,“泡機關”變成了“下基層”,黨風政風的新氣象,為我們黨贏得了更多社會信任,也留下這樣的思考:從作風建設的“小細節(jié)”入手,何以能帶來黨風政風民風大氣候的改變?這種撬動之力,對一個8500多萬人的執(zhí)政黨、13億人的國家,到底意味著什么?

“全黨必須警醒起來”、“打鐵還需自身硬”、“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十八大剛剛閉幕,習近平總書記的就職宣示,將黨的建設、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置于治國理政悠悠萬事的中心。正視問題的憂患、從嚴治黨的決心,讓接過歷史接力棒的執(zhí)政者們清醒地認識到:警車開道、動輒清場,讓干群何其疏遠;迎來送往、鋪張浪費,使腐敗悄然滋長。這一切,使得這樣的警思振聾發(fā)聵而又切中要害——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像一堵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作風建設的小切口,打開的是越來越大、越來越深的工作面。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越是深入治理,就越需對癥下藥、綜合施治。

如果不補足精神鈣質,堅定理想信念,改作風何以成為普遍的自覺?如果不建立讓好干部“吃香”的選人用人機制,何以樹立扶正祛邪的導向?如果沒有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長效機制,“血肉聯(lián)系”何從談起?如果缺乏“把權力關進籠子里”的制度設計,制約和監(jiān)督如何體現(xiàn)?如果沒有“老虎蒼蠅一起打”的鐵拳利劍,又怎能釋放反腐倡廉的正能量?

一年來,從八項規(guī)定到六項禁令,從反“四風”到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出臺《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健全黨內法規(guī)到保持反腐治貪高壓態(tài)勢,無不回答著這些源于現(xiàn)實的問題,從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等方面,全方位重塑了新形勢下的黨建格局,推進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讓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活力。政風正則民風淳,改作風的新風勁吹之下,崇清尚儉的社會風氣日益濃厚,價值觀層面悄然發(fā)生著更新。從這個意義上說,肇始于八項規(guī)定的改作風進程,可謂“蝴蝶的翅膀”,掀起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社會變革。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積極作用會愈加彰顯。

有學者曾指出,中國共產黨有一種“內在抗體”,總是能夠戰(zhàn)勝各種“致命病毒”。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情境中,我們黨面臨的四種風險、四大考驗更為紛繁復雜。這種“內在抗體”,實質上就是不斷提升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為現(xiàn)代中國鍛造更為堅強的領導核心。正如改革發(fā)展永無止境,改作風是一次有力的破題,更加精彩的答卷還有待于我們去書寫。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