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開二孩”要避免誤判重演
2015-05-08 09:25:02?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國家衛(wèi)計委新聞發(fā)言人宋樹立日前作出澄清,有關“5月份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傳言不屬實。宋樹立表示,我國人口眾多,人口對資源、環(huán)境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但“單獨二孩”不是句號,政策要往下走,要加強政策的實施評估,加強人口形勢的研判,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 社會上傳出“5月份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說法,大約是因為前段時間,有關部門專家提出“二孩政策不僅應全面放開,且已相當緊迫”,專家的這番言論,被認為是在為即將出臺的新政策吹風。雖然衛(wèi)計委新聞發(fā)言人及時表態(tài),確認社會上“全面放開二孩”為不實傳言,但是,從專家言論被善意誤讀為新政策的“鋪墊”,到“全面放開二孩”傳言讓很多人信以為真,說明“全面放開二孩”已成為一種廣泛的社會期待,應當引起職能部門和中央決策層的高度重視。 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推行以獨生子女為核心內容的計劃生育政策,該政策與環(huán)境保護、耕地保護、科教興國和對外開放一起,并列為我國五大基本國策。30多年來,各地執(zhí)行獨生子女政策十分嚴格,很多地方政府將其列為政績考核“一票否決”的內容,由黨政一把手親自負責,政策實施效果也十分明顯,“一個孩子、兩個父母、四個祖父母”的“四二一”家庭模式不斷增加,社會生育率持續(xù)走低,家庭養(yǎng)老負擔重、失獨家庭老無所依、勞動人口短缺、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等社會問題逐漸凸顯。近年來,給生育政策松綁的呼聲日益高漲,從一些地方陸續(xù)放開“雙獨二孩”,部分省份農村地區(qū)實行“一孩半”政策(第一個孩子為女孩,可生育第二個孩子),到2013年底全國范圍內放開“單獨二孩”,政策雖然有小步微調,仍未能使上述問題有明顯緩解。這種背景下,社會上要求生育政策進一步松綁,“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呼聲不絕于耳。 贊成“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人列出了許多理由,認為現(xiàn)在未到“全面放開”成熟時機的人,也有支持己方觀點的諸多依據。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計劃生育政策該如何調整完善,應該納入公共政策討論和重大事項決策的法定程序,通過對現(xiàn)有政策實施的全面評估和對人口形勢的科學研判,最終作出理性、正確的決策。具體到“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應于何時實施,不但要看到贊成方列出的那些理由,還要重視反對方提出的諸多依據,特別要對后者作出客觀、理性的判斷。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避免此前放開“單獨二孩”政策時的誤判。輿論呼吁放開“單獨二孩”政策已有多年,但職能部門和決策層擔心,放開后會在短時間內出現(xiàn)生育高峰,甚至造成局面失控,由是“單獨二孩”遲遲未能松綁。2013年底“單獨二孩”終于放開,政策實施一年多來,申請生育二孩的單獨家庭遠低于預估的數(shù)字,官方擔心的“生育高峰”并未出現(xiàn)。通過比照國際經驗和考察二十年來中國人口變化狀況,權威專家認為,“單獨二孩”政策至少應該提前十年實施,2013年底才放開“單獨二孩”,實際上已經錯過了政策的最佳機遇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職能部門和決策層對人口變化狀況缺乏足夠的敏感,對“單獨二孩”政策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估計得過于嚴重。 “單獨二孩”不是句號,政策往下走的結果必然是“全面放開二孩”,后者究竟應于何時正式啟動,需要職能部門、決策層和社會公眾依法參與、共同研判,真正實現(xiàn)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每一項公共政策都有自己的最佳機遇期,政策實施不能早于最佳機遇期,那樣會操之過急做成“夾生飯”,也不能猶豫不決錯過最佳機遇期,使姍姍來遲的新政策成為被動的“亡羊補牢”,令政策效用大打折扣。大量既往事例表明,我國公共政策實施早于最佳機遇期的較少,更多的是由于行政慣性和決策惰性,導致政策實施痛失最佳機遇期?!叭娣砰_二孩政策”一定要引以為戒,力爭不失時機順勢推出,成為推動我國人口良性均衡發(fā)展的點睛之筆。 |
相關閱讀:
- [ 05-08]二孩政策的傳言為什么總不停歇
- [ 03-30]“單獨二孩”全國落地不能拖
- [ 03-25]生二孩減大孩入學積分,是何邏輯
- [ 01-30]用聯(lián)互網思維化解“生二孩”之難
- [ 01-28]“單獨二孩”:何以不敢生、不想生?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