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昨日發(fā)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民族教育的決定》。決定明確,建立完善教師隊伍建設長效機制。改善教師福利待遇,績效工資分配向農村教學點、村小學、鄉(xiāng)鎮(zhèn)學校教師、雙語教師和內地民族班教師傾斜,切實落實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的政策措施,實施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鄉(xiāng)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 昨日,社科院博士后李濤在《中國青年報》發(fā)布了一個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研究報告,顯示:在甘肅、貴州、四川的一些邊遠山區(qū)的學校,校舍、教室和教學設施都很現代化。有專業(yè)的電腦室,里面擺了幾十臺電腦,但沒有人教也沒有人學。一些學校只有幾個五六十歲的男教師守著一群學生,年輕教師全都離開了。為什么農村里年輕教師都留不住?收入是瓶頸。這些地區(qū)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收入大概在1600元左右,而北京市2013年的最低工資線是1560元。 “進教師難,留教師更難”,邊遠山區(qū)、少數民族地區(qū)教師的收入接近城市最低工資線,怎么留得住人?不但年輕教師增量上不來,存量也會不斷流失,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專業(yè)質素與穩(wěn)定性皆憂,“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收入差,如何保障教師衣食無憂?教師為生活瑣事分心,何來心思鉆研業(yè)務,提高教學水平?收入差,缺乏職業(yè)榮譽,導致心理失衡,內向的精神萎靡不振,外向的還可能將負面情緒發(fā)泄到學生身上。收入差,還會損害教師形象與師德——收費、辦班、兼職、索禮等,個別教師公眾形象變差、師德變壞。收入差、地位低,甚至連學生都“瞧不起”自己的老師,進而強化了農村學生的“讀書無用論”。 李濤舉了一個例子,四川偏遠山區(qū)芥縣的一位九年級學生如此評價自己的老師——“他們算什么呢?在這個社會里絕對屬于被淘汰下來的‘產品’了,在社會上也沒什么尊嚴,所以就只有在我們面前裝裝權威耍耍威風而已”。小孩之說,固不足論,卻也代表社會的部分認知。社會、學校、家庭三個環(huán)節(jié),學校是最重環(huán)節(jié);學校、教師、學生三種元素,教師是第一元素。教師有明天,教育才有未來,農村社會才有未來。農村教師的明天又靠什么依托?待遇至關緊要。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在今年兩會期間說,我認為凡是在農村中小學教書的老師,在薪酬體系上應該比城市老師有20%~30%的上升……農村老師的待遇一定要超過城市老師的待遇。教育部于2013年11月19日曾公開表示,將對連片特困地區(qū)教師給予生活補助,“未來鄉(xiāng)村教師收入將超過城市教師”。 給個政策并不難,落到實處卻不易。過往出臺提高農村教師待遇政策,往往采取“地方自主實施,中央綜合獎補”辦法,此舉利在刺激地方投入,弊在旱澇不一,地方經濟實力差、投入少的,政策紅利就難以體現。實現《決定》提出的“績效工資分配向農村教學點、村小學、鄉(xiāng)鎮(zhèn)學校教師、雙語教師和內地民族班教師傾斜”,執(zhí)行力仍然是第一大問題。只有說到做到,才能避免調薪再次淪為“遠大空調”。有論者設想,設立國家級農村中小學教師專項資助基金,以確保資金來源,當為灼見。除了工資待遇,專業(yè)進修、職稱評定、住房保障、子女就業(yè)、戶口遷移、養(yǎng)老保險等方面,都可以考慮予以適當傾斜。 沒有幸福感的農村教師,難以托起農村教育的明天。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讓他們過得體面些、再體面些,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業(yè)。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