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乱码中文_日韩激情一级无码毛片_国产91资源午夜福利_玖玖资源站最新地址2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 時政觀察 > 正文

“像榕樹一樣同氣連枝”

2024-11-19 10:07:14?作者:孟繁哲?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像榕樹一樣同氣連枝”(現(xiàn)場評論)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傳承傳統(tǒng)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不斷構建共有精神家園,各族人民就能“像榕樹一樣同氣連枝”,為共同奮斗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風雨橋旁,吊腳樓內,蘆笙清越,歌聲悠揚。走進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只見游客絡繹不絕,熱鬧非常。

來賓市的漢族姑娘丁蓮聲,幾年前嫁給寨子里的一個侗族小伙。夫妻倆在村里開店做服裝租賃和攝影生意,旅游旺季時經常從早忙到晚。依托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程陽八寨旅游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小兩口也收獲了忙碌又幸福的生活。鄉(xiāng)親們由衷感慨:“日子越過越好喲!”

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飲一江水、同建一家園。廣西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qū),以壯、漢、瑤、苗、侗等12個民族為代表的各族兒女,共同生活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當地擺脫貧困落后面貌,鋪就紅火生活畫卷,背后正是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fā)展的巨大優(yōu)勢?!毙聲r代新征程,我們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為了凝聚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不竭動能。發(fā)揮多元一體優(yōu)勢,關鍵是要不斷播撒民族團結的種子。

千百年來,我國各民族逐漸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地緣相近何以轉化為人緣相親?從歷史上“如錯棋然”的雜居,到時下“十口之家、情融五族”,廣西不斷建設多民族群眾互嵌式社區(qū),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取得積極成效。在南寧市蟠龍社區(qū),兒童之家、夕陽紅健康活動室等平臺讓各族群眾生活共融、情感互動;在三江縣南站社區(qū),派出所聯(lián)合“款師”“寨佬”等村寨有威望的人,“侗鼓一敲,握手言和”,實實在在化解村際矛盾。社區(qū)是各族群眾共同生活的大家庭,營造各族人民一家親的濃厚氛圍,必須優(yōu)化基層治理,以熱情服務凝聚人心。

共居共處,更需宜居宜業(yè)。經濟發(fā)展是民族團結進步的物質基礎。在柳州市,螺螄粉帶動30多萬人就業(yè),成為“團結粉”“致富粉”。螺螄粉包裝工人莫潔林,月收入最高能達到七八千元。企業(yè)里,不同民族員工在工作中互幫互助、相處融洽。各族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產業(yè)傳奇”,而產業(yè)發(fā)展又反哺各族群眾增收致富。實踐證明,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讓各族群眾都把心思放在推動發(fā)展上,緊緊凝聚起來同心干。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八桂大地上,從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到苗族坡會、侗族多耶節(jié)、瑤族盤王節(jié),各族群眾常常串門互贈美食、同慶佳節(jié)。在柳州魚峰公園,游人如潮、歌聲如浪,人們會聚于此傳唱山歌,“魚峰歌圩”持續(xù)走紅。雖然民族風俗各有不同,但大家相互尊重、和諧相親,同唱一首歌、同過一個節(jié)、同吃一桌宴,實現(xiàn)人心相聚、精神相依。傳承傳統(tǒng)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不斷構建共有精神家園,各族人民就能“像榕樹一樣同氣連枝”,為共同奮斗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發(fā)揮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優(yōu)勢,讓各族群眾手挽手、肩并肩,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我們的幸福生活定能“過了一灘又一灘”,好日子必能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編輯)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