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圈遍地“藥罐子”?究竟是誰病了
2025-02-27 11:00:43?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此“藥罐子”非彼“藥罐子”。傳統(tǒng)觀念中,“藥罐子”指代弱不禁風的長期藥物服用者,而當今,用藥的卻是一群看起來并不需要吃藥的人。據媒體報道,健美圈濫用類固醇成風、“藥罐子”遍地,“不看天賦,只比耐藥性”被視為健身捷徑。 不少健身愛好者被“肌肉崇拜”洗腦,盲目追求充血力竭,泵感倒三角,為實現夸張到不成比例的體形外貌,不惜以身試藥。以藥物群勃龍為例,這種未被批準用于人類醫(yī)療,早期用途是給牲畜增重、增肌的“獸藥”,現在卻被健美者拿來當“猛藥”。只因健身“大力出奇跡”,不如幾針下去來得簡單容易。 殊不知,命運的饋贈,早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蔚慕輳?,永遠都只能是彎路,甚至是斷頭路。 在健美者張某的講述中,濫用類固醇成癮的他,后背上一度布滿膿包,黃色膿液就像寄生蟲的卵附著在身上。借助藥物加持,練成“金剛芭比”的女子小麗,日漸男性化。實際上,痤瘡、脫發(fā)、情緒震蕩都只能算是“灑灑水”,更為嚴重的副作用是睪丸萎縮、受精能力喪失。女性使用類固醇后,還可能會經歷停經,卵巢早衰、心肌纖維化猝死等癥狀。 近年來,健美網紅猝死的事件,時有發(fā)生。悲劇的出現,不禁讓人惋惜,更讓人質疑某些健康的健身達人,卻是最不健康的人。如此諷刺的結局,究竟是誰病了? 過度透支自己的身體,走火入魔地迎合畸形標準,把自己變成“藥罐子”。將自我規(guī)訓視為自律,就算“美”在外在,也是病在骨髓。 健身健美,如果連健這個字都做不到,那還剩下什么?如此淺顯的道理,“藥罐子”們未必不懂,卻依舊選擇透支健康,只顧眼下,無法擺脫屏幕那頭“肌肉”的誘惑??梢?,畸形增肌,病的恐怕還是社會心理。 在優(yōu)績主義的推搡下,時代車輪加速碾過焦慮的社會個體。被工具化、被標簽化、被單一標準和刻板印象反復凝視,讓年輕人將唾手可得的成功、立竿見影的成績,視為成功學敘事的唯一答案。健美圈的“藥罐子”,倒出的是整個行業(yè)發(fā)展的日趨病態(tài)。 身病易治,心病難醫(yī)。讓增肌健美回歸身心強健的本意,需要個體自我和解,需要公共社會觀念的進步迭代,需要時間對長期主義的肯定。在此之前,管住“藥罐子”的藥方,應當是管住“藥販子”。 打開社交平臺,不少“肌肉博主”都有隱秘的副業(yè),那就是賣藥的生意。他們借用“健美冠軍同款”“增肌黑科技”等話術包裝產品,還會配合偽造的實驗室報告和用戶對比圖,誘導健身小白上當。此外,健身房私教也會利用學員的信任,將合成代謝類固醇偽裝成“私教定制營養(yǎng)方案”進行兜售?!霸黾∩袼帯焙谏a業(yè)鏈的另一端,則連著黑色加工廠和地下小作坊,地下黑市的銷售利潤率幾近百分之百。順藤摸瓜,“藥販子”們并不難抓。各監(jiān)管部門理應守土有責、全鏈條打擊,端掉制藥犯罪窩點,徹底斬斷“增肌神藥”黑產鏈。 歸根到底,將健美圈“藥罐子”掃地出門,靠的并非“無藥可用”,而是理解美的真諦。健美,本應是追求健康和美麗。美麗的基礎,必須是生命的活力。一旦抽掉了健康的基石,虛浮的美只會像空中樓閣一樣速朽衰敗。(林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