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紅色文化為思政課“著色提味”
2025-03-31 09:59:58? ?來源:吉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紅色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2025年印發(fā)的《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強調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并指出要“充分發(fā)揮紅色資源育人功能”。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使抽象的思政理論變得更加具體和生動,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思政育人工作的實效性和吸引力。吉林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孕育了眾多璀璨的紅色文化瑰寶,廣大高校應精準、有效地將這些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中,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育人路徑,為培養(yǎng)更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注重資源整合利用,推動紅色文化精準融入高校思政課。吉林省擁有豐富多元且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涵蓋了東北抗日聯軍艱苦卓絕的斗爭、四平戰(zhàn)役的激烈交鋒、抗美援朝的英勇壯舉等重大歷史事件,擁有楊靖宇、趙尚志等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故事,這些都是開展思政教育的寶貴素材。要精準選取具有代表性、深刻反映時代特征與精神內涵的典型例證,并對其進行有機整合和有效利用,更好地推動紅色文化、革命精神入腦入心。積極探索與楊靖宇烈士陵園、四平塔子山戰(zhàn)斗遺址、東北淪陷史陳列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建立長期穩(wěn)定合作關系,共同挖掘、整理并開發(fā)具有教育價值的紅色文化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深刻領悟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意義與價值,讓學生深入了解革命歷史,引發(fā)情感共鳴,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思想境界。 強化師資力量,拓寬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渠道。思政教師是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核心力量,其紅色文化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紅色文化融入課堂的質效。高校需積極強化思政教師的紅色文化認知,培養(yǎng)其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深厚的紅色文化素養(yǎng),通過設立專項科研項目、提供科研經費支持等舉措,鼓勵教師積極投身于相關研究與挖掘工作。探索借助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等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修基地,開展“手拉手”備課等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理論水平。此外,應充分利用吉林省“三地三搖籃”紅色資源優(yōu)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文化教學網絡,不斷為思政課教學提供生動案例,更好推動紅色文化入腦入心。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八颊n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思政課堂是高校立德樹人的主渠道。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將紅色文化元素有效融入課堂教學。要兼顧思政理論教學和紅色文化育人,在不同課程中科學引入紅色文化案例,引導學生深入剖析其后的深刻精神內涵。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學方式的革新與突破。以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為例,其通過打造“全員競課、集體備課、團隊磨課、專家聽課、學員評課”的教學鏈條,同時創(chuàng)新研發(fā)推出沉浸式教學、案例教學、翻轉課堂,打造紅色放映廳、電影黨課、紅色微課等輔助教學平臺,逐步形成“主題鮮明、富有特色、系統完整”的黨性教育課程體系,使學生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紅色文化的厚重底蘊。 加強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推動紅色文化資源長效融入思政課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一方面,應積極組織資深專家學者深度挖掘整理吉林紅色文化資源,全面梳理文化發(fā)展脈絡、精神內涵及典型事跡,全力構建一套邏輯嚴密、內容詳實的教學體系和教材體系。另一方面,大力鼓勵高校教師積極投身相關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之中,引導其將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推動紅色文化資源更好融入思政課堂,切實提升教學質量與育人效果,為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應有貢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