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大儒朱熹聞知鄭樵在深山著述,曾專程上山探訪,鄭樵僅用一小碟山姜和一小碟鹽巴招待。雖然朱熹馬上悟出山姜、海鹽暗寓“山珍海味”,是鄭樵對他行大禮的表示,但鄭樵山居生活之清苦,亦由此可見一斑。憑他在當時的學問,如果他從俗一些,完全可以不必過這樣的日子。童年時代與他相伴讀書的從兄鄭厚,通過考試步入仕途,官任知縣,雖清廉從政,一家老少之生計當無憂矣。同樣是做學問,同時代的朱熹是“亦官亦儒”,而且主要研究孔孟之道,他對圣人理論的精到闡釋,后來被無數(shù)莘莘學子奉為“高考標準答案”,其大紅大紫之程度,不知令多少學子眼饞心馳。同樣是在民間,比鄭樵稍早的福建老鄉(xiāng)柳永是鉆入京都的煙花柳巷,為舞廳歌院的流行歌曲作詞,雖說有幾分窮困潦倒,畢竟還有機會喝幾杯消愁濁酒,逢兩三紅粉知己。他所作的艷詞麗句,還會不脛而走,風靡南北。鄭樵呢,不做官倒也罷了(雖然他40多歲時曾將部分文稿獻于朝廷,希望朝廷授予官職,但其目的是為了借此閱讀朝廷三館四庫的藏書,更好地完成史著),連做學問也鉆那枯燥冷僻的一門。豈止枯燥冷僻,那年頭做學問,似乎并沒有評聘什么相當于某某級官員的職稱,而且未經(jīng)朝廷批準“擅修國史”,還要冒被治罪的風險呢。在多少“英雄好漢”求名求利求昏了頭,爭官爭權爭紅了眼的年代,以一介平民布衣之身,不受外界誘惑,耐得清苦寂寞,對學問執(zhí)著追求、忠貞不二者,夾漈草堂“堂主”之外,尚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