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單單一個數(shù)據(jù)當然不足以承載公車改革的全部。但是,公車改革如果沒有一個明晰的起點,又何以謀劃改革方向,評價改革成效呢?更主要的是,諱言公車總量,實際是將進展緩慢的公車改革政策,繼續(xù)人為置于公眾視線的盲區(qū),只圖公眾無條件地支持,卻不愿讓公眾有條件地參與,這樣的改革,到底能夠吸納多少民意內(nèi)涵呢?缺乏公眾的廣泛深度參與,也難怪公車改革會屢屢因為顧及既得利益者的“阻力”一再舉步維艱,卻無視廣大民眾對公車不改革的強大“阻力”。
俗話講,一耙子挖不成一口井。公眾對公車改革并非不可等待,但前提是不能年復一年地原地踏步,而應明確一個足可預期的目標。從改革路徑看,公車問題之所以愈顯突出,正是因為對納稅人公帑的驚人耗費。從改革方向看,公車改革理應多做減法,大力削減依附權力身上的既得利益。如果讓本就享受公車利益的權力自我改革,雖不能否認個別覺悟高者可能率先垂范,但從制度構建上,根本不可能形成理性地有效制約。
公車取之于民,歡迎納稅人監(jiān)管自己奉獻的資源,這合法合理合情,也是國際社會廉政建設的普遍慣例。而大力引入社會監(jiān)督,首先就當本著公開透明的原則,公開公車總量數(shù)據(jù)。再說,公開公車總量數(shù)據(jù),還可以當頭棒喝那些“別有用心”者的捕風捉影,還公權以清白。(hedao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