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少中小學生平常生活中偶有失禮情況。成都鹽道街中學針對初高中階段的學生禮儀教育規(guī)定,異性同學的交往距離一般為0.8米至1米,低于50厘米算親密交往。異性交往距離低于50厘米的,老師會提出批評,情節(jié)嚴重的要處分。平時,學校還讓學生學會給客人倒茶不應超過杯子的三分之二。此新聞引起媒評后,四川日報摘編了多維評說。(1月26日四川日報)
筆者以為,學校此異性交往距離分等,并非空穴來風,還是有理論支撐的:翻出本人2000年參加中央黨校培訓班筆記,中國人民大學鄭益生教授就說到,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霍爾在大量觀察后分出人與人之空間距離識別法:親密區(qū)小于45厘米,個人區(qū)45厘米至1.2米,社交區(qū)1.2至3.6米,公眾區(qū)大于3.6米,電梯內(nèi)人與人空間是假象親密區(qū)。
異性學生交往距離,如果常常小于45厘米,如是無意總有一方不懂禮儀,常常進入異性親密區(qū),如是雙方有意,就有可能因親密無間而發(fā)生早戀苗頭。學校劃紅經(jīng)、作規(guī)定,對從小養(yǎng)成遵守社交禮儀有益,也可以防止因親密而生情,可謂良苦用心。
但是,現(xiàn)代社會不比過去了:有現(xiàn)代化通訊工具,移動通訊照樣可以無話不說。網(wǎng)絡視頻聊天,更是見人聞聲。但據(jù)本人觀察,世上確有異性交往善于隱藏之人,私下越是親密無間,公開場合越是形同陌生人。學校隔開了他們空間,8小時之外你管不了。還是要靠學生本人自覺遵守異性交往適度規(guī)則,在校過分親昵,有損學生應有端莊形象。
說到底,這種異性交往紅線劃了無用,管也難管。教師手中不能總是拿著一把尺,都量學生空間。再說了,45厘米到46厘米,肉眼也看不出來,老師批評了,處分了,學生未必會服你。那才是老公公背兒媳過河——出力不討好。(孫金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