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被打倒,是毛澤東晚年的悲劇
來源:東南網 2012-04-10 編輯:黃水來
順著這個思路,回頭再去看“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這樁歷史公案,就清晰得多了。就是一個家庭的成員之間也會有不同意見,就是一個人的牙齒與舌頭之間也會有沖突,何況是一個政黨,何況是一支革命的隊伍,何況在那么漫長的過程之中,有人說過“潤之”的某個考慮欠妥,有人說過不贊成“老毛”的某個設想,其實都不足為怪。如果連提出疑問也是罪惡,那么提出反對意見的,無疑就罪大惡極罪該萬死了。 陳伯達說,把每一個人說過的錯話整理出來,都足以把他打倒,他所謂的“錯話”恐怕主要是指歷史上的,但這并不說明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反對毛主席的人多,只能說明當時黨內的民主集中制比較健全,陳伯達是懂得這個歷史背景的。但在文革中,林彪陳伯達以及四人幫一伙,一會兒說陳毅在歷史上如何反對毛主席,一會兒又說朱德在歷史上如何反對毛主席,偏偏都是按照這個邏輯來整人的,而在他們倒霉之時,也就難以擺脫這個歷史的怪圈。這或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因而使許多人感到解氣,卻未曾想過,只要沒有擺脫這“其人之道“,日后還會有這樣整人的人和事。 說這是林彪陳伯達四人幫一伙的“其人之道”也不十分確切,他們只是把這一套東西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登峰造極罷了。其實,至少在出版“毛選”四卷隱去了提出“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的林彪時,就已經按下了伏筆?!半[去”之舉,或者叫做“照顧”,或者叫做“為尊者諱”,反正被“隱去”的都是一個很不光彩的歷史問題,無疑就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隨時都可以落下來。林彪本人也覺得猶如芒剌在背,這才有他的“志壯堅信馬列,豈疑星火燎原”。他不像陳毅那么坦然。你說陳毅在歷史上反對過毛主席,他就承認他在歷史上確實反對過毛主席,你要他保證以后不再反對毛主席,他說他很難保證以后不再反對毛主席。在他看來,所謂“反對毛主席”,無非就是在黨內生活中提出與毛主席相左的意見。這是黨內民主所允許的,也是他作為一個黨員的應有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