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海峽都市報11月6日訊(本網評論員)作為明朝中后期頗有影響的一個儒家學術派別,泰州學派倡導“道在百姓日用中”。
它告訴我們:道德高尚不為“大人物”獨有,每一個普通人只要志存高遠,并努力修持,一樣也能成為“君子”。
在這點上,先賢哲理無疑和“三平精神”中的“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遙相呼應。不同的是,后者比前者大大前進了一步,具有更強烈的時代意義:“道”不僅是個人修養(yǎng)之道,更是干事、奮斗之道。
“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可以說就是“平凡人生”與“不平凡價值”的辯證法。絕大多數(shù)人年輕時都有過壯懷激烈的浪漫主義幻想,可最后他明白:繁華落盡見真醇,人總要回歸平淡日子的,這是人生規(guī)律使然。就像先哲所說: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但生活平淡,并不意味著人只能黯淡甚至委瑣度日。因為生活之上,還有人“內心的規(guī)范”,比如追求、信仰等等,因為這些精神層面的高貴品質,看似平淡無奇,卻閃耀著與眾不同的意義,給人以感染和鼓舞,并推動著社會進步。
帶著這個簡單又深刻的道理,到海西建設的火熱平臺探訪一番,你隨處可體驗到“平凡人生”與“不平凡價值”和諧結合的壯美感。從這個角度說,本報連續(xù)舉辦5年的“感動福建”十大人物評選活動,就是對全體福建人“平凡人生”所作的一次次不平凡探訪,收獲的是沉甸甸的財富。
比如張仁和,寧化一位平凡的村支書,在擔任寧化石壁鎮(zhèn)石碧村黨支部書記的12年中,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帶領村民發(fā)家致富,使村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多,最后,倒在村水泥路建設工地上,年僅38歲。這樣來自最基層的帶頭人,難道不給人更持久的震撼?比如賴金土,晉江一名不起眼的商人,卻在汶川大地震后帶著28萬元現(xiàn)金徒步行走在災區(qū),挨家挨戶把現(xiàn)金發(fā)放給最需救援的災民。助人于危難痛厄之際,送炭火于大雪紛飛之時,這不就是百姓呼喚幾千年的“仁者”么?類似英雄還有很多,有舍身救人的,有散財助教的,有身殘志堅的……他們作為3500萬福建人的代表,以遠大追求與不懈堅守,演繹了普通人所能到達的人生境界,也鑄就了“福建脊梁”,而海西建設的豐碑就是從這里拔地而起。
比利時話劇《青鳥》,劇中人物走遍世界尋找象征幸福的青鳥,轉了一大圈,卻發(fā)現(xiàn)青鳥就在自家屋檐下———“意義”就在我們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
腳踏實地,立足本職崗位,在如火如荼的海西建設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這就是“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
- 2009-11-09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
- 2009-11-09平凡中鑄就偉大——新時代海西精神觀察與解讀之一
- 2009-11-08我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集中視察反饋會舉行
- 2009-11-06力量源自新時代海西精神
- 2009-11-05陳榮凱會見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蔡小偉
- 2009-11-04讓新時代海西精神成為事業(yè)發(fā)展的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