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前夕,有幸二次入川,再訪四川地震災區(qū)恢復重建情況。重建速度之快、家園重建之美、干部群眾面對未來發(fā)展之勃勃信心,無不令人震撼。每一天我們都被沖天的干勁和如火的豪情所包圍,被重建地區(qū)對美好明天的渴盼和憧憬所振奮。
在采訪中,我們從重建地區(qū)干部群眾口中時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感謝共產(chǎn)黨,感謝社會主義制度,感謝援建者們把最優(yōu)質(zhì)的物資、最精心的規(guī)劃、最先進的觀念帶給了我們?!蔽覀儚脑ㄊ∈懈刹抗と丝谥新牭降氖沁@樣一句話:“我們援建的學校、醫(yī)院、農(nóng)房、村鎮(zhèn)、工業(yè)園區(qū),比我們那里的都更加先進、更加完善?!?/p>
這是怎樣一種無私?“不論國際金融危機如何沖擊,我們援建目標不變、信心不變、力度不減!”18省市異口同聲;這是怎樣一種情懷?“我們那里孩子有的,災區(qū)的孩子也一樣會擁有。”18省市異口同聲;這又是怎樣一種無疆大愛?“災區(qū)需要什么,我們就援建什么!”18省市異口同聲。
一個哲人說,每一次歷史的災難都是以歷史進步為補償?shù)?。此時此刻,我們不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種推動歷史進步的力量,究竟來源于何處?
這是一種制度的力量。人們常說規(guī)律決定事物運行、制度決定社會發(fā)展。評判一種制度的優(yōu)劣,當然首先要從這種制度是否能夠有效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來衡量。30多年的改革開放,早已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之于中國富庶、繁榮、文明、進步的巨大作用;而汶川地震等災難考驗,再一次見證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組織動員能力和高效修復機制。
這是一種核心價值的力量?!澳銈兯拇ㄈ丝倢ξ覀冋f感恩,今天我要感恩四川人!”在什邡,北京援建指揮部副指揮長田崑生告訴記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全國的經(jīng)濟形勢都不好,四川人可以說是勒緊褲腰帶,每年都給北京供應豬肉、糧油,這份恩情我們是忘不了的?,F(xiàn)在四川受災了,我們來援建,也是報恩來了!”“我們也是來報恩的!”汶川縣水磨鎮(zhèn)的廣東佛山援建組組長劉宏葆說:“當年正是依靠全國各地的力量,支持廣東創(chuàng)辦深圳特區(qū),這才有了廣東的今天。我們來援建,也是報恩來了!”平武縣南壩鎮(zhèn)的河北唐山援建者們、湖北湖南當年經(jīng)歷過1998年洪災的援建者們……他們也都是同氣連枝。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凝聚成的綿綿不絕的精氣魂,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凝聚成的核心價值力量。
常懷感恩之心,常思奮起之志。面對修葺一新的家園、面對重新奮起的親人、面對山河更美的明天,胸中總有一番了卻不斷的感恩之情,那仿佛是幼年時,母親風雨之中牽行的手、擋雨的身、駝彎的背;面對每一天如常升起的太陽、面對街道上如常川流的人群、面對夜幕間依舊流光溢彩的城市,胸中又總有一番奮起之志,那仿佛是我們成年后,母親在身后叮嚀的話、揮別的手。
常懷感恩之心,常思奮起之志。這是推動我們前行的力量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