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不能帶走,看病自己買單
唐朝規(guī)定,異地做官,連最后一次坐公車返回故鄉(xiāng)也不行。唐德宗時,太子賓客孔述睿因老病退休,皇帝為表示關(guān)懷,特命公車送回,那就是大家羨慕的榮譽了。到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四月,有個四品京官退休,要回故鄉(xiāng)浙東養(yǎng)老,向皇帝申請說:家貧路遠,請求皇上特批一紙能從長安到婺州一路乘坐公車的驛券。從此,凡“家貧路遠”的京官退休,特許參照此例給予照顧。
宋代也實行退休就不得再用公車的制度,所以楊萬里在臨安當(dāng)官時,早早就攢齊了能使全家人從臨安返回故鄉(xiāng)吉州的盤纏,鎖進箱子,藏在臥室內(nèi)。他還經(jīng)常告誡家人,不許在外面購一物,惟恐一旦退休回家時行李超重成為累贅。
宰相富弼退休后定居洛陽,常穿著家居衣服,騎驢去郊外游玩。有一回他路遇水南巡檢前呼后擁地出行,巡檢是從八品小官,富弼雖已離職,但從二品官員的身份還在,自然不必特意從驢子上下來站在一邊給巡檢讓道。為巡檢開道的前卒大怒,厲聲呵斥,急得他舉鞭趨驢快走。假設(shè)富老坐在宰相級別的名牌車上,對方就不會當(dāng)他是鄉(xiāng)下土老冒了。
古代官員在職患病可享受公費醫(yī)療,一旦離職,診療服藥都要花自己的錢。孟郊賈島都以詩風(fēng)清峭瘦硬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又都是在副縣職任上退休后因貧病交困缺醫(yī)少藥而死。當(dāng)時有些寺廟向社會募捐錢物后舉辦慈善醫(yī)療,免費或廉價給病人施醫(yī)舍藥,韋應(yīng)物因病從櫟陽(治所在今陜西臨潼)縣令任上辭職后,就住進長安西郊的善福寺治病療養(yǎng)。對于這種“有身份的人”,寺廟方自然還要格外看待。還有名列“初唐四杰”的盧照鄰,因患病辭去新都縣尉一職,住在太白山草屋中養(yǎng)病。盧副縣長沒有家底,全靠朝中顯宦不時送來藥品衣物,才度過難關(guān)。
王安石因為退居江寧半山后,常騎驢出游,周邊居民都認識他,尊稱“相公”。某日,老相公出行,遠遠望見地方官的車隊迎面而來,忙避入路邊民家。這戶人家的老婆婆正患瘧疾,恰巧王安石帶有治瘧疾的藥,便讓隨從取出來。老婆婆堅持要回報一縷麻線,說是“相公可帶回去給相婆派用場”,王安石笑而受之。看來老婆婆亦知退休后的相公買藥要自掏腰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