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12月27日報道:12月25日凌晨4點,無錫錫山區(qū)羊尖鎮(zhèn)宛山村發(fā)生的一宗血案打破了這個小村莊的寂靜。村里出了名的老實人陸某及其妻子被人用斧子砍倒在血泊中,陸某當場死亡,其妻子被兇犯砸開了腦殼,并挖去了眼睛。兇犯手段殘忍程度令人發(fā)指。無錫警方經過縝密偵查,于案發(fā)后12小時便將嫌犯抓獲。讓人震驚的是,殺人疑兇竟然是陸某的親生兒子。
弒父傷母,其狀極慘,其情不可恕,乃古今罕有的案例。然而,此案的發(fā)生,卻應當引起人們的警醒,至少應當將其當成一聲青少年教育的警鐘來對待。
沉迷于網絡是一種病,俗稱網癮,但網癮的背后又是什么?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漸稀疏。上班族應當說還沒有這個問題,但非上班族的人際關系在哪里?親戚是交往交流的一條渠道,而假如親戚之間走動少了點兒,那人的人際關系的通道豈不就已經堵塞?
這個孩子中途輟學,原因是學習不好,而學習不好的原因又在于沉迷網絡,那么其沉迷網絡之前或者之際的時候,其家長老師又盡到了引導的責任了嗎?家長不會引導,而老師難道也不懂嗎?再往深一層追究,假如網絡能夠給予學生孩子們以健康的東西,有比流行網游更能吸引人的知識性趣味性的東西,那孩子們還會在網絡上“逐臭”嗎?
當網絡還沒有興起的時候,孩子們大多玩的是老游戲,比如抓小雞踢毽子滾鐵環(huán)等等,然而當網絡成為主流的時候,孩子們一下子沒有了交流的媒介,一窩蜂撞入網絡這個新平臺,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被網絡游戲等取代。
而小陸又是一個輟學者,學校等于已經將其拋棄,而他又不肯老老實實地幫助其父務農,而是成了典型的“浪蕩子”。其父母無能引導他的人生,其所在村更沒有人會理他的茬,其心靈豈不就成了一片荒漠?悲劇時時都可能存在,只是發(fā)作的時間發(fā)作的強度不同而已。
而小陸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僅僅是小陸一家的問題嗎?不是,大量農村城市家庭具有同樣的問題和癥結。假如這個孩子按部就班上大學畢業(yè)找到合適的工作,則注定這個孩子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假如是輟學者或者長時間沒有找到工作的孩子呢?是不是同樣會一頭扎進網絡尋求精神的寄托?然后成為網癮患者,最后就可能自暴自棄與家庭父母對抗,父母就成為其出氣筒。
類似的獨生子女自閉并成為網癮患者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街道、學校、村委會等等組織,又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組織過任何活動?或者真正關心他們的就業(yè)生活等情況?只找心理專家能解決問題嗎?居委會簡單、直接介入豈不更讓家丑外揚?
而類似家庭的未來養(yǎng)老問題呢?暴力弒父都出現(xiàn)了,指望這樣的孩子養(yǎng)老豈不是與虎謀皮?其帶給社會的更多隱患又如何解決?
因此說,弒父傷母的悲劇其實是一聲震動社會的警鐘,必須舉全社會之力來解決青少年心靈塑造、就業(yè)、道德建設等一系列問題。
- 2009-11-19青少年殺人案件值得個案研究
- 2009-09-22從少女碎尸父母案看青少年成長
- 2009-06-04青少年靈魂禁毒更重要
- 2009-05-18中國青少年離“精神病”有多遠
- 2009-02-13接吻大賽能繞開青少年嗎?
- 2009-01-18美國青少年的政治讀物
- 2008-12-30青少年是否歸宿也歸法律管了,荒唐
- 2008-11-22如何提高青少年的閱讀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