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守住愛的信心
要么缺少經濟實力,要么缺少堅忍精神,那些被迫放棄孩子生命的人都是弱者,比患病的孩子更脆弱的弱者,更需要社會各界對癥下藥的幫扶
莎士比亞真是偉大。400年后,“To Be or Not to Be(活著還是死去)”這個著名的問句,依然敲擊著那么多人的心靈。
近日在天津 ,一個還未滿月的先天性無肛女嬰被送到臨終關懷醫(yī)院,等待死亡。她家里30多名成員經過認真討論,決定放棄對她的救治,并拒絕讓渡監(jiān)護權。理由是:不希望她遭受治療的痛苦,不希望她面對未來漫長的殘疾人生。
兒童救助志愿者趕赴天津將孩子“搶”到北京接受治療。然而這一次,輿論呈現(xiàn)出來的,不再是對孩子父母和家人一邊倒的譴責。網友們在網絡論壇里展開激烈交鋒。一項調查顯示,55%的人希望“不要放棄可憐的孩子”,30%的人認為“這是伴隨終生的痛苦,志愿者無法對孩子終身負責,理解孩子家人的選擇”,另外15%的人則說,“如果不能治好,還是讓孩子少受點罪”。
從數據看,這真是一場旗鼓相當的爭論。匿名的網絡,給了大家坦露心跡的機會。在這場真心流露的論辯中,不再只有“暴走媽媽”移植肝臟挽救兒子時“感動中國”的淚水,也不再只有“甲流患兒”被家人遺棄溝渠時鋪天蓋地的唾棄。每個人感同身受地將自己放在孩子父母的位置,思考那個沉重的問題——活著還是死去,爭取還是放棄?
從內容看,這真是一場包羅萬象的爭論。法學家說,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fā)展權和受保護權,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社會學家說,“房奴”、“孩奴”,當代中國社會事業(yè)建設的滯后,令不少人對自己即將承擔的生活責任和社會責任心懷恐懼。歷史學家說,“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儒家文化的舊傳統(tǒng)遺風猶在。倫理學家說,無論如何,每一條生命都享有有尊嚴地活下去的權利……
- 2010-02-07重癥女嬰靜候死亡,愛的倫理總是很糾結
- 2010-02-06讓重癥女嬰“靜候死亡”未必就是無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