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歡迎的小品據(jù)說是郭冬臨和牛莉的《一句話的事》,“牛莉春晚大衣”還因此走紅京城。在這個小品里,盡管人人都在習慣性撒謊,但是它力圖說服人們不要大驚小怪,不要怨別人不誠實,而要怪自己肚量小。其中反復出現(xiàn)的臺詞是:“一句話的事,一句話能成事,一句話能壞事,你心理能不能陽光一點?”你追究謊言,你埋怨社會風氣,那是你心理陰暗。你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去改變現(xiàn)實,而是調整心態(tài),理解和適應社會。這不是郭冬臨的創(chuàng)造,而是央視慣常的輿論引導,跟于丹把《論語》講成心靈雞湯、某些官員把“和諧”當作壓制反對意見的大棒如出一轍。
至于春晚中隨處可見的矯揉造作、拜金媚權,就更不用細說了。這些部分的虛假和粗暴程度,讓很多網(wǎng)友懷疑它是在搞無間道,故意給自己歌頌的對象抹黑。從文化上說,它挾持權勢和資本,使得節(jié)日娛樂變得傲慢、低俗和粗鄙,失去了傳統(tǒng)藝人對待觀眾的真誠,而且還拿人當傻瓜,所以才會出現(xiàn)非要說小品中廣告符合情節(jié)需要、唱歌用備播帶不算假唱這些說法。
以前春晚還是有所顧忌的,它的整體性問題也被掩飾起來,讓人們產生一種誤解,以為只是某些節(jié)目不好,某些演員欠佳,丟了春晚的臉。其實應該反過來看,大多演員都沒有那么差,換個舞臺也許完全不同,是春晚丟了他們的臉。去年縱貫線樂隊毫無光彩、今年王菲被逼“假唱”就是例子。魔術師劉謙惹上春晚,沒有及早抽身,也面臨名節(jié)不保。春晚讓“德藝雙馨”這個詞成為徹頭徹尾的笑話。
多年的霸主地位讓春晚高處不勝寒,活得有些不耐煩了,從形式到內容,今年都“爛”得登峰造極,成為一臺諷刺鬧劇。無論體制內外,左派右派,沒有直接卷入利益集團的人,人們紛紛唾棄它。文化學者吳祚來立足個人尊嚴和社會公義,憤而聲討央視和趙本山的利益集團對文化的侵蝕;前教育部發(fā)言人王旭明也從教育政策的角度,痛斥“看了春晚才知道什么是爛”,呼吁“所有有知識、有道德、有良知和對自己孩子負責的老師們家長們:聯(lián)合起來,抵制春晚帶來的不良影響!”
當然,春晚的勢力范圍太大了,也有人覺得看它太受用了,光是權勢和利益關聯(lián)者的贊美,已經(jīng)夠它茍延殘喘了。
- 2010-02-27春晚植入赤裸裸 辭職原因躲貓貓
- 2010-02-25趙本山如何領跑“最喜愛春晚節(jié)目評選”
- 2010-02-24哥喝的不是果汁是“春晚”
- 2010-02-23是什么讓春晚從“新年俗”變成“新庸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