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漢口一高二學生小徐為護同學千余元的資料費,被歹徒砍傷。其左肘開放性骨折,體表傷口長達20厘米。但小徐表示,“小偷搶手機,我可以不做聲,但要搶班上同學的資料費,那可不行!”昨日下午,小徐將千余元現(xiàn)金交給了前來探望的班主任。(11月20日《武漢晚報》)
小小年紀,為了保護同學們千余元的資料費,與歹徒英勇搏斗,小徐這種不畏強暴的精神著實可嘉。恐怕這件事情之后,小徐也會成為學校宣傳的典型,到各個學校作報告、開座談會,講述自己的英勇事跡。
可是,筆者不禁還是為小徐捏了一把汗,萬一歹徒的刀子稍微一歪,捅傷的不是胳膊,而是大動脈、心肝脾臟什么的,小徐還會這么幸運地活下來嗎?與千元資料費相比,他的生命實在要珍貴得多。可是只要這種宣傳少年勇斗歹徒的事跡不斷繼續(xù),還會源源不斷出現(xiàn)小徐這樣的孩子。當下一個孩子再次遇到歹徒時,未必能夠逃出生天。
長期以來,孩子們受到的教育是遇到壞人要勇于斗爭、遇到大火要勇于撲救、遇到有人溺水要勇于跳水……而很少有老師去教育孩子們,應(yīng)該怎樣保護自己。其實,倘若沒有武二郎那種能夠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本事,遇到歹徒還是需要智斗,否則逞一時之勇,換來的很可能是無謂的犧牲。
我們絕不是提倡面對危險時的道德冷漠,而是需要客觀公正地對待身邊的突發(fā)事件、困境危險。而媒體與學校更不應(yīng)該過分宣傳這種做法,并把見義勇為看成是一種“道德懸賞”。一旦有青少年因為見義勇為犧牲或者受傷就大肆宣傳,殊不知這種做法內(nèi)隱著對未成年人生命權(quán)的漠視。
青少年心智發(fā)育還不完全,容易把學校、老師的鼓勵當成是一種理所應(yīng)當?shù)纳鐣x,這種義正辭嚴的教育,卻往往因為標準定得過高、增加了實施的難度,一遇到冰冷的現(xiàn)實就稍顯脆弱,從而容易走向極端。不是走向遇到壞人、危險就硬上蠻干受傷犧牲的極端,就是在現(xiàn)實中碰了壁,例如遇到南京彭宇案、重慶初二學生扶起摔倒的老太,卻被老人誣陷為肇事者這種事情之后,對社會公德喪失信心,進而走向完全的道德冷漠這個極端。
說到底,無論是媒體的報道,還是學校的教育,都欠缺“公民教育”這一重要課程。否則,也不會出現(xiàn)為了1000多塊錢連自己的命都不要的小徐。頻發(fā)的未成年人見義勇為受傷或者遇難的消息,其實業(yè)已給大家提出了警示,單純依靠標榜純粹道德的高尚,可能在這種危險的情況下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只有救人的熱心而無救人的智謀、技能,往往除了一聲喝彩之外別無他用。相反,機智逃生、安全自救往往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媒體與學校不僅需要引導學生樹立健康、正常的生命觀,讓他們認識到生命的可貴,更重要的是應(yīng)該讓學生們學會遇到事情善于思考、提出質(zhì)疑、進行討論的學習態(tài)度,變一元的灌輸式教育為多元的開放式教育,鼓勵他們自己去判斷事情的好壞、價值。相信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出的孩子,絕不會看到一個倒地的老太太冷漠地走過去,最起碼,在要走過去之前,他會先思考一下這種做法是否錯了,是否違背了人性良心。
- 2010-11-17醫(yī)生可以“休假” 生命豈能“等待”
- 2010-11-02為了生命,僵化的機制必須打破
- 2010-09-17保障生命權(quán)是做好民生文章第一步
- 2010-09-06飛行員資質(zhì)造假是拿運氣和生命博弈
- 2010-08-24新聞不應(yīng)渲染過于殘忍的生命之難
- 2010-07-02“有預(yù)兆無預(yù)警”讓山體滑坡吞沒生命
- 2010-06-13緊急呼吁:生命比貞節(jié)更寶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