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稱,湖北一個八九人的巡視組,進駐貧困縣秭歸20余天,花掉80余萬。曝光的有關明細表列支了接待費、禮品等五大類費用,每項經費后都有數量、金額及備注,其中包括兩部手機給領導,10臺平板電腦送給巡視組等。
消息披露后,有關方面的解釋和說明,令人疑竇叢生。一說只花了11萬多,但80萬乃經當地財政局審核確認的。即使是這11萬多的支出,也與經審核確認的《明細表》中諸款項不符。雖為說明,卻未對贈送禮品一事進行解釋。至于參與消費的巡視組人數,一說8人,一說9人,一說還有4名市領導陪同。令人不解的是,政務公開、陽光財政、信息公開這些理念,為何一到實踐中還這么難?還要遮遮掩掩搞成一筆糊涂賬?
據稱,這樣的巡視組在湖北有8個。不管巡視組此去“執(zhí)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自身廉政勤政情況”的監(jiān)督職責多么必要,在公款消費進入公眾視野并受到質疑后,巡視組都必須首先自證清白與清廉。因為如此公款消費,不管是11萬還是80萬,抑或是有搭順風車的行為,都無異于是對黨風廉政主旨的極大反諷,無異于留給公眾“巡視”成“巡食”的直觀印象,已影響到巡視組自身的公信力。如果不能給出合理解釋,公眾就會問:還有多少公款在“巡食”中流失?同時,還會做一道簡單的乘法:8個巡視組的花費是多少?全國還有多少這樣的巡視組,花費又是多少?
毫不懷疑巡視組職責的正當性,黨風廉政檢查本身也確需公款成本。但此事的曝光則把有關潛規(guī)則擺到了桌面上,巡視組必須面對和回應公眾如潮的疑問:這個成本該誰出,是巡視組有專項支出,還是由對方接待?如果由對方接待,又如何確保巡視結果的公正性?巡視組出巡花費有沒有標準,哪些項目允許公款支出,哪些項目絕對禁止?巡視組公款花費的公務支出與私人消費有沒有明確邊界?
事情已經暴露于眾目睽睽之下,公眾未必相信從目前的零亂信息中得出的初步結論,但都期待能有一個權威的合理的直面問題的解釋。躲避、回避、支吾、沉默、遮掩、張冠李戴等態(tài)度,最終只會讓自身公信力受到傷害。有錯、有不當花費,坦誠承認,以后改正就是了。沒有這些,或目前信息與真相信息不符,也不妨理直氣壯地澄清。因為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不回應、不解釋往往會被公眾默認為心虛和事實。
- 2011-09-15以民生視角審視巡視組之謎
- 2011-09-15《愛民十戒書》與80萬元巡視賬單
- 2011-09-14是巡視還是巡游
- 2009-11-10如此“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