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車救人”,更抬起了社會道德
www.fjnet.cn?2011-10-25 17:29? 孫夢?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南昌街頭一群農(nóng)民工合力抬起交通肇事車,為搶救車下受傷女孩贏得寶貴時間,這是10月19日發(fā)生在贛鄱大地上的感人一幕。“他們的愛心義舉不僅拯救了生命,感動了公眾,更弘揚了社會道德與良知?!笔虑橐鹆巳鐣娏曳错懀姸嘀醒爰壝襟w關(guān)注采訪,各界人士議論紛紛。(10月24日《江西日報》) 同樣是飛來橫禍,同樣是十幾名路人經(jīng)過,佛山的“見死不救”與南昌的“見義勇為”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公眾被佛山18路人的冷漠揪心時、灰心時,幸好還能被“南昌精神”溫暖著、感動著。 按理說,救死扶傷、樂善好施,原本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革命老區(qū)的十幾名民工兄弟“抬車救人”,只是一件理所當(dāng)然的平常小事,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沒啥大不了,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尋常的“學(xué)雷鋒”為何會感動整個中國? 一是及時“扶起了”社會道德。自“南京彭宇案”以來,原本熱心的路人紛紛變成了冷血的“路人甲”、陌生的“路人乙”,致使社會道德頻頻“摔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身邊太多的“農(nóng)夫和蛇”不斷上演,公眾難免要落下不敢救、不能救的病根,而佛山幼童小悅悅的悲劇更是把“站不穩(wěn)”的社會道德推至了谷底。在這關(guān)鍵時刻,南昌民工兄弟一抬手,把正義感從地上“抬起來”,把社會道德重新“扶起來”。 二是用實際行動為行善者“撐腰”。小悅悅事件帶給社會的道德沖擊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guān)注,每個人試圖挽救道德的滑坡。北大副校長從精神層面上為北大師生見義勇為“撐腰”,廣東省總工會從愛心層面為全省職工助人為樂“撐腰”。但是重建公序良俗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的“鼓”與“呼”上,更應(yīng)該從實際行動上予以正本清源,南昌街頭的“抬車救人”,不僅是有力地回擊了社會上部分人“對生命視而不見”的淡漠,更是用實際行動重新托起了社會的道德標(biāo)桿。 三是為社會和諧正名。比起佛山街頭冷漠的18個路人,南昌民工兄弟算是社會的最底層,他們沒有錢、沒有權(quán)、沒有知識,甚至根本負擔(dān)不起“碰瓷者”的敲詐,但在公眾爭相“趨利避害”的時候,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站起來”、“沖上去”,用最質(zhì)樸的行為證明愛心與溫暖依然存在、證明社會還沒到道德淪喪、良知盡失的地步。 正所謂見賢思齊,伸出一雙簡單的手,不僅能夠救活一個路人的生命,更能救活整個社會的風(fēng)氣。如果有更多的“南昌精神”出現(xiàn),還會有碰瓷者的猖狂、行路人的冷漠嗎?我們從佛山悲劇中吸取教訓(xùn)的同時,更應(yīng)從南昌正劇中獲得前行的力量! |
- 責(zé)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5]文化建設(shè)與社會道德
- [ 10-21]“撐腰體”走紅傳遞道德訴求
- [ 10-21]“思念”里有葡萄球菌,腦中缺道德血液
- [ 10-20]反思小悅悅事件,道德喚起之后是公民培育
- [ 10-20]道德大討論:心靈秩序的時代傷痕
- [ 10-19]老幼互讓其實是一道模糊道德考題
- [ 10-18]拾荒阿姨義舉反襯中層道德懦弱
- [ 10-18]讓“溺水”的道德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