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民眾見記者易激動”是實話
www.fjnet.cn?2013-09-26 08:14? 司馬童?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在“廣州市城管執(zhí)法局局長接訪日”當天,城管執(zhí)法人員卻死守大門禁止媒體進入采訪,理由是“擔心有記者在場,會讓上訪市民情緒激動,進而與接訪領導發(fā)生沖突。”這是該局開展接訪6年來首次禁止記者進入現(xiàn)場。(9月25日《京華時報》) 但如此突兀地將媒體記者拒之門外其實是為記者們“送”上了一則更大的熱點新聞。在媒體披露后,擔心與訪民發(fā)生沖突的領導,也許該擔心如何讓記者的關注“降溫”。對此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韓志鵬直言不諱地批評,“接訪活動應該公開透明進行,禁止傳媒進入,只會讓外界認為該局辦事見不得光,這個舉動不得民心”。 一次“閉門接訪”,兩面“都挨巴掌”,這樣的工作“革新”,估計很快會得到糾正?;剡^頭來再對“訪民見記者易激動”加以琢磨,倒覺得這未必不是一句實話。只不過“接訪領導”吩咐下屬擋住了意欲進入現(xiàn)場采訪的記者,卻疏忽了讓他們將這個真實內情“守口如瓶”。 “訪民見記者易激動”,個中緣由豈止“接訪領導”深諳?上訪的市民同樣心知肚明,“如果沒有媒體在現(xiàn)場采訪、事后跟進,我們會擔心反映的問題不能引起足夠重視。”如此說來,為使訪民事前難以“激動”,進而確保某些官員事后避免“被動”,最好的辦法就是“接訪讓媒體離開”。 在現(xiàn)實語境下,很多問題的柳暗花明、迎刃而解,常常證實了“不怕去告,就怕見報”。各級各部門設立“領導接訪日”,初衷就是為了引入“快車道”,減少“腸梗阻”,讓群眾關心的“老大難”問題,得到滿意的處置。從這個意義上說,讓訪民“激動”而來、“平穩(wěn)”而去,正是開展接訪活動的必然要求。 實話實說,訪民見誰“易激動”,不只是“選擇性激動”的問題,更是一種“習慣性信任”的映襯。換言之,會干事、善干事、敢干事的領導,根本不應該害怕訪民的“情緒激動”;只有那些不屑、不愿、不敢直面問題的官員,才總是千方百計地思慮著如何未雨綢繆地防“激”于未然。明白了這一點,拒絕采訪的“接訪日”,難道還不是一則很好的“實話新聞”嗎? □ 司馬童(浙江 媒體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5]“局長接訪日”應再大方些
- [ 09-25]城管接訪拒絕記者是不自信表現(xiàn)
- [ 09-13]讓民眾嘗到上訪變上訴的甜頭
- [ 09-01]白宮實習生計劃“上訪” 要求奧巴馬發(fā)薪水補貼
- [ 07-20]學者稱信訪制度存嚴重缺陷 難向民眾提供公平正義
- [ 07-16]“上訪媽媽”勝訴,法治進步仍在路上
- [ 07-10]老人上訪34年討回清白 被告知是“特殊年代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