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撫順市委書記王桂芬以一名普通機關干部身份,參加了環(huán)衛(wèi)工人體驗日活動。在清掃路面的時候,沒戴口罩的王桂芬被一位出租車司機認了出來,該出租車司機迅速地推開車門向“環(huán)衛(wèi)工人”王桂芬舉手致謝。其他出租車司機見狀,也都紛紛降下車窗伸出胳膊豎起大拇指。(3月25日《錢江晚報》) 帶頭到基層體驗生活,換位感受各行各業(yè)的困難,聽取群眾的心聲,其實這些經歷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本就是尋常的工作。正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相信撫順市委書記王桂芬的體驗,一定令她收獲匪淺。 但是,“芬姐”掃街,效果又如何呢?我們看到,輿論場里關于“芬姐”作秀的討論,一浪蓋過一浪。其實,類似的親民秀,觀眾早已屢見不鮮。年初,安徽阜陽市委書記于勇坐公交被乘客發(fā)現(xiàn),公安部副部長傅政華也屢屢上街執(zhí)勤。為何這些“秀”波瀾不驚,而芬姐上街,就“拍磚”與“吐槽”齊飛了呢? “作秀”的詞義本身,并不存在褒義與貶義之分。是偏是正,全在“作秀”者的真實作為對這個詞語的詮釋。試想,如果芬姐上街之前就目的明確,做到“打著鮮明的旗幟而來,帶著預期的成果而去”,還會給別人留下歪曲的余地嗎? 平心而論,對于市級領導來說,掃掃街、體驗公交何其容易。如果能得到百姓的認可,即使每天都去擠公交也未嘗不可。但是,如果把“偶遇”當“親民”,當成走群眾路線的“必修課”,就有點跑偏的味道了。事實上,盲目跟風“偶遇”,又何嘗不是形式主義的變種呢? 當今時代,資訊爆炸性傳播,無論領導干部還是普通人,咱的一舉一動都躲不過公眾和媒體的監(jiān)督與評說。想要給外界一個好的形象,除了謹言之外,更要慎行。針對芬姐掃街,其實,秀與不秀,都不是問題。關鍵是,即使“作秀”,也不能被打上“虛偽”的標簽。試想,無論她“作秀”與否,當在她掃過大街之后,街道從此再無臟亂的面貌;在各路領導被“偶遇”之后,城市從此再無擁擠的交通,誰還會糾結“秀”與“不秀”的問題呢? |
相關閱讀:
- [ 03-26]“偶遇芬姐”的續(xù)集別等太久
- [ 03-26]“偶然發(fā)現(xiàn)”是對女書記的善意提醒
- [ 01-09]掃大街非“作秀”,是領導做得還不夠
- [ 04-27]“白富美”式求賢,利誘還是作秀?
- [ 04-01]“只要有益社會作秀也可”令人稱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