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能所用,許多人往往歸咎于國別“特色”,或者強調國民的劣根性,流露出一幅“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嘆。因為地域、民族和文化等差異等,“特色”必不可避免。然而,同是沐浴儒家文化的東亞國家和地區(qū),無論是社會法治還是廉政建設,卻能積極汲取國際先進經(jīng)驗。而像我國的香港地區(qū),其廉政建設不僅在國際上名列前茅,其法治建設成就更是有目共睹。記得曾有人感喟內地城市與香港堵車現(xiàn)象時得出,正是對法治的高度信仰,使得這個人口密度遠較內地許多城市更高、汽車擁有量更大的“彈丸之地”,居然鮮見大規(guī)模擁堵現(xiàn)象。
過于強調國民的劣根性,實際是刻意回避對特權階層和既得利益群體的交鋒。放眼許多政策,并不乏初衷值得稱道之處,但這些政策在具體踐行過程中,往往遭遇“歪嘴和尚”后沒有挺直腰桿。如果現(xiàn)有環(huán)境無法對積極力量形成強力支撐,無論是走出國門走馬觀花的學習,還是赴國外掛職,又有何能耐施展出讓人耳目一新的顯著作為。
更進一步看,我國早已躍入人才大國,甚至為發(fā)達國家輸送了大量各類人才,面對人才外流的客觀現(xiàn)實,到底是因為我們人才大量富余,還是無法為體制有效吸納?到底是因為公務員體系人才過于獨特,社會無法培養(yǎng)和供給,還是非得寄望于既有干部體系五花八門的培養(yǎng)?到底現(xiàn)有信息手段無法提供更多先進知識,還是非得派人出國掛職……
國人一直特別尊崇“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墓庞?,面對一些地方層出不窮出國學習考察包括掛職的高昂熱情,納稅人最擔心的莫過于,這些錢是否用在“刀刃上”,尤其是會不會淪為腐敗的盛宴。否則,很難說那些剛被公款出國旅游政策打壓的地方,不會蠢蠢欲動,勇步“后塵”。效果和清廉,這當是掛職政策最令人期待之處。(hedao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