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果陀劇場:兩岸文化本無不同
來源:臺海網(wǎng) 2012-11-26 編輯:黃水來
臺海網(wǎng)11月25日訊據(jù)中新網(wǎng)報道,11月23日深夜,香港葵青劇院演藝廳響起了轟動而又長久不息的掌聲!臺灣果陀劇場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是晚首次踏足香港舞臺,獲得了該劇開演一年半以來第89次轟動的掌聲。 此前該劇巡演過臺北、高雄、北京、上海等兩岸多個城市,明年除將重返京滬,還將踏足廣州、蘇州、杭州等內(nèi)地城市。而就在當晚開演之前,果陀劇場的營運長余大任及該劇的導演楊世彭、主要演員金士杰、卜學亮接受記者專訪,從兩岸的話劇談到兩岸的文化異同。 原來,在這些經(jīng)常穿梭兩岸三地舞臺的臺灣劇場“宗師級”人物的眼中:“兩岸文化本無不同!” 帶領(lǐng)果陀劇場“登陸”的余大任說,兩岸近年的文化交流頻繁,影視等方面的合作如火如荼,兩岸話劇的交流也正在升溫;他發(fā)現(xiàn)“臺北觀眾會哭的情節(jié),北京觀眾也會抽泣”。雖然金士杰認為兩岸觀眾對話劇口味不盡相同,但觸及共同價值觀的劇中情節(jié),各受訪者都認為,兩岸三地的同胞在此并無二致。 有“臺灣劇場火車頭”之稱的資深演員金士杰說,“近年互相看到對岸表演的機會很多”,他認為兩岸在話劇取材上各有特色,“大陸喜歡擅長挖掘老文化,臺北的可能更關(guān)注身邊的地方特色”;他更以“美食口味”為喻,與記者論盡兩岸觀眾對話劇的欣賞口味:“就如吃飯口味吧,大陸觀眾的口味會重一些,臺北觀眾的口味可能清淡一些!” |
相關(guān)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wǎng)旗下網(wǎng)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