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石柱縣三河小學女子足球隊獲得冠軍后的合影。(許真學/攝) ? 足球課成為學校最受歡迎的體育課。(許真學/攝) 編者按 3月23日晚,在長沙舉行的世界杯預選賽小組賽中,國足1∶0戰(zhàn)勝韓國,贏得12強賽首場勝利,讓國人振奮不已。在人們歡慶勝利的同時,在不遠的重慶,也有一支小小足球隊在為了夢想而拼搏,它就是重慶市石柱縣三河小學女子足球隊。25日,女子足球隊以3∶1的成績拿下了重慶市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女子U-13組)冠軍。這支幾乎全部由農(nóng)村留守女童組成的“業(yè)余”球隊,三次奪得市級比賽冠軍。足球給她們打開了另一扇窗,讓她們走出大山,給她們提供了到城市發(fā)展的可能,也讓她們更加自信。近日,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wǎng)記者走進這支女子足球隊,傾聽她們的夢想與堅持。 □ 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wǎng)記者 許真學 □ 李伶俐 3月25日,在經(jīng)過激烈的爭搶、角逐后,重慶市石柱縣三河小學女子足球隊以3∶1的成績拿下了“體育之窗2017年重慶市‘我愛足球’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暨重慶市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女子U-13組)”冠軍,這是石柱縣三河小學第三次奪得市級比賽冠軍。 從2013年組建足球隊,2015年參加市級比賽奪冠以來,三河小學女子足球隊在重慶市小學女子足球隊中異軍突起,女子足球隊的孩子們畢業(yè)時,幾乎每年都會被重慶主城的學校爭相錄取。 究竟是什么動力促使一所學校足球隊從無到有,再到成功問鼎冠軍?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wǎng)記者實地調(diào)查采訪獲悉,其實在這支隊伍異軍突起的背后,有著許多說不出的心酸,孩子們不怕摔、不怕撞其實只為了一個簡單的夢想——到城里讀書。 為了讓孩子們到更好的學校讀書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位于渝東南高山地區(qū),三河小學是這里一所高山移民小學。由于地處偏遠、條件艱苦,師資力量尤其缺乏,要靠文化成績拼進大都市,對于這里大部分孩子來說概率很小。 校長孫曉鳴說,就拿三河鎮(zhèn)來說,每年初中畢業(yè)后能考上縣里高中的不超過20人,高中畢業(yè)能考上一本大學的不會超過10人。許多孩子在初中畢業(yè)后或是在讀高中期間就輟學出去打工了。 孫曉鳴認為,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也是短時間內(nèi)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盀榱俗尯⒆觽兊礁玫膶W校讀書,特長興許是一條出路。” 于是,在2013年,三河小學開始發(fā)展足球特長教育,讓擅長足球的孩子能通過特長進城讀書。 孫曉鳴說,發(fā)展足球特長教育不是憑空想象拍腦袋就決定的,在讓孩子們擁有什么樣的特長這個問題上,學校考察了很長一段時間。 音樂美術首先被排除了,原因是根本沒有師資支持,而這正是城里孩子的強項,山里娃怎么拼也拼不過。排球籃球也接著被排除了,因為山里孩子們的身高和城里孩子同樣沒法比。最后考慮的特長項目是足球,因為生長在大山,孩子們的奔跑速度、耐力都比城里孩子有優(yōu)勢。于是,三河小學用向體育局爭取到的體育器材費用,購買了1000個足球,給孩子們一人一個踢著玩兒。 足球這個新鮮玩意兒進入學校后,孩子們特別喜歡,2013年開學后,學校正式建立女子、男子足球校隊,每個班還組建了男女足球隊。那時候?qū)W校還沒有足球場,為了踢足球,學校把四個籃球場分拆移位,為學生們留出了水泥足球場地。沒有老師,擁有薄弱足球基礎,當了十幾年語文老師的馬柏林讓出語文教師職位,轉(zhuǎn)型當了足球教練。 足球成為進城里學校的“敲門磚” 在足球隊里,田徑苗子馬慶鈴很快被認為很有天賦。在練習了兩個月后,孫曉鳴就把她送到另一所條件好些的小學代訓兩個月,希望她能被城里的學校選中。 果然,在一場比賽中,重慶37中看中了馬慶鈴。這一消息傳回三河小學后,學校炸開了鍋,學生和老師們內(nèi)心很振奮,因為如果不是踢足球被選進城里的學校,以馬慶鈴的文化成績,可能初中順利畢業(yè)都有困難,更別說后來成為國家一級運動員了。 2013年踢了個全縣倒數(shù)第一的成績后,2014年,三河小學開始實行內(nèi)外結合發(fā)展足球,讓隊員走出去多鍛煉、多見識的同時,學校還請了志愿者教練到校,既教學生又教老師。每天放學后和每周六,學校足球場上都有孩子和老師訓練的身影。 2015年,在重慶校園足球聯(lián)賽中,三河小學女子足球隊一路過關斬將,從海選中踢進了石柱縣級賽,從縣里踢進了片區(qū),從片區(qū)踢進了重慶市總決賽,并在市級總決賽中奪得總冠軍。這一次參加比賽的9名六年級學生全部被重慶市37中和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免擇校費提前錄取。 在3月25日奪得冠軍的這支隊伍中,2017年即將畢業(yè)的有8名學生,其中5名已被重慶市區(qū)的廣益中學以補助生活費的優(yōu)厚條件錄取,余下的3名學生的去向也正在商談中。 別的學校都在努力尋找和留住人才,但三河小學卻有著一個心照不宣的約定,就是把優(yōu)秀的孩子想方設法送出去。 “我始終覺得,他們是從我們學校走出去的,把他們送出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將來他們成才了,是國家的人才,是重慶市的人才,也是我們石柱的人才?!睂O曉鳴說,雖然很舍不得,但孩子們的一生不能耽誤。 踢足球從“沒得耍事”到全力支持 在最初發(fā)展足球特長時,對于孩子踢足球這件事,三河小學許多家長都是反對的。這項運動被家長們看作“沒得耍事”(不務正業(yè))。孫曉鳴說,他能理解這樣的反對,因為家長們不了解國家教育體系,不知道該送他們到哪里去上學,學校60%的學生家長外出務工,他們除了讓孩子每天加油背書以外,沒有任何教育辦法。 然而,父母們的愛都是相同的,即使是山區(qū)的父母,在家庭條件較差的情況下,也不愿孩子在“起跑線”上輸?shù)锰h。在學校學生被主城學校競相錄取后,三河小學的足球教育得到了家長們的支持。不少鄰鎮(zhèn)的家長還帶著孩子到學校,希望能夠在學校讀書,踢足球。 13歲的陳宇婷因為足球踢得好,3年前便被重慶馬王場小學邀請進入主城讀書,為了照顧女兒,42歲的媽媽馬思容也離開了家到重慶打工。說起女兒踢足球,馬思容說,她和丈夫這輩子就是過得再苦,也要把這個小女兒供養(yǎng)出來。 馬思容說,當年為了生計,在女兒才7個月時,她就和丈夫外出務工了,幾年里孩子都是姑姑帶大的,作為父母他們很愧疚。 馬思容還記得,女兒剛開始踢球時沒有球衣、球鞋,回來全身都是泥,問她在做什么,女兒鎮(zhèn)定又嚴肅地問她:“媽媽,我在學踢足球,我想去城里讀書,你支不支持我?”聽著女兒這么說,沒上過學的馬思容覺得,這輩子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讀書。“就算娃娃踢球踢不出來,城里的教學條件也要好一些,孩子有更多的選擇?!?/p> 三河小學大隊輔導員鄧皓月說,這些年里,因為有了足球,三河小學的學生不再孤獨,也不再像以前一樣不敢爭先,一走上足球賽場,他們就是主角。現(xiàn)在每次出征市級比賽,學校還會舉辦一場隆重的出征儀式,隊員們的家長或臨時監(jiān)護人都會參加,全校學生會給隊員們加油,讓他們有榮譽感。 踢進城和爸媽生活在一起 “去城里讀書。”當問起她們?yōu)槭裁匆咦闱驎r,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當記者問起想去城里的原因時,有的說因為沒見過城里的樣子,有的想去坐地鐵,有的因為父母在城里打工,想要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他們的夢想和理由簡單而又稚嫩。 孫曉鳴說,如果不走出去讀書,當?shù)睾⒆釉诮邮芡昃拍炅x務教育后,不外乎有兩種出路,文化成績好的,繼續(xù)讀高中去考大學,這部分人很少,文化成績不好的就直接外出打工,有的在很小的年紀就結了婚。 一旦上場打比賽,三河小學的隊員們都拼搶得很猛。尤其是市級決賽,因為可能有主城的學校來選拔隊員。其實孩子們心里都明白,對于文化成績不拔尖的他們來說,只有去城里讀書,才能夠給他們更多的選擇,而進主城讀書,在球場上拼是他們有能力做出的唯一的選擇。 12歲的冉玉鳳已經(jīng)被廣益中學以補貼生活費的優(yōu)厚條件提前錄取,目前入讀南坪實驗小學,畢業(yè)后將直接進入中學。對于進城讀書,冉玉鳳感覺真是好極了?!斑@里不用花生活費,還能在城里上學,這是我以前想也想不到的。” 11歲的張婕進城的愿望幾乎都寫在了臉上。因為爸媽去重慶打工后,她和爺爺住在老家。“哥哥和爸爸媽媽都在重慶,我如果去了主城讀書,就能和他們在一起了。”張婕說。張婕是爸媽的幺女,剛開始踢球時,父母特別怕她受傷,但她說她不怕,受得住。才踢球一年的她已經(jīng)在速度和技能上都表現(xiàn)得不錯了,她希望明年畢業(yè)前,能有主城的學校錄取她。 每去主城一趟,孫曉鳴一定要去學生們讀的那幾個中學走走,每個學校每年約兩次?!安粸閯e的,就為去看看他們有沒有重視我們的娃娃,文化成績有沒有讓他們跟上。他們不可能個個都成為國家級的運動員,但是希望他們將來能成為各項能力優(yōu)秀的大學生。”孫曉鳴說。 |